105年第1學期-5030 歐美漢學文獻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 5
課堂導讀報告 15
期末個人報告 8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5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俊啟

教育目標

自從中西文明交會以來,彼此對於相互的文化即有相關研究的文獻留下。往昔高度發展的中國文化在19世紀前對於西方,如啟蒙時代 (Enlightenment) 的影響在歷史上是昭然可見的。但是到了清末民初,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形頻繁,也改變了我們對於許多事物的看法。比方說,我們現在已習以為常的「小說/詩歌/戲劇/散文」的文類觀念,其實已經受到了西方的影響。比方說,西方現代社會的發展狀況,其中的種種制度及其背後的思想等,對於中國發展現代社會都有舉足輕重的力道。漢學 (Sinology),西方對於中國文化的研究成果,因而提供了一參照體系,供我們重新回過頭去思考我們的文化、社會以及文學藝術。這種自我/他者 (self/other) 關係的理解及掌握,在現今不同文化相互交流折衝,既對立又對話的全球化情境下,更值得我們的關照。 本課程以歐美漢學中的文學及思想為關注重點,引導同學對於西方在此些領域研究中國的重要學術著作有一初步之概念,能掌握不同漢學傳統的發展趨勢,認識重要漢學家及其作品的重要性,進而理解思考漢學對於中國思想文學的歷史及當代文化意涵。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參考書籍極夥,此僅列數冊,其餘於上課時適時介紹

張西平,《西方漢學十六講》(北京:外語教學及研究出版社,2011);
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西平(編),《歐美漢學研究的歷史與現況》。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王曉路(主編),《北美漢學界的中國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
錢林森(編),《法國漢學家論中國文學─古典戲劇和小說》(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錢林森(編)國漢學家論中國文學─現當代文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徐志嘯,《北美學者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胡萬川,《海外存知己:西歐漢學家。台北:時報文化,1985。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歐美漢學文獻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