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1學期-5230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三)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口頭報告 40 相關規定於課堂中宣佈
期末書面報告 60 相關規定於課堂中宣佈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4 人選讀,尚餘名額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偉鼎

教育目標

本課程之目標: (1)使學生通過細讀原典以深入掌握高達美的哲學詮釋學思想。 (2)引導學生反思語言經驗之本性並思索其與人文科學之關係。 (3)透過課堂討論與書面報告以培養學生哲學思辯分析之能力。 本課程之內涵如下: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的《真理與方法》(Wahrheit und Methode)一書自1960年出版以來,可說已成為西方哲學的一部經典。該書之副標題「一種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標誌著高達美一生的研究主軸以及其所試圖要開創的新局,亦即:超越傳統詮釋學的人文科學方法論之取徑,俾使將詮釋學經驗深化至存有學之層次,從而宣稱一切的理解活動均隸屬於詮釋學的領域。高達美這種哲學詮釋學的基本核心主張可以用他的一句名言來簡單概括理解,亦即:「能被理解的存有就是語言。」(Sein, das verstanden werden kann, ist Sprache.)儘管如此,這句名言並非是能夠輕易理解的。故吾人若要清楚理解其詮釋學理論之內涵,實有必要按部就班地跟隨《真理與方法》中所述諸論點的展開,以便能從中掌握其思路之發展與論述之邏輯。 《真理與方法》一書共細分三個部分,即(一)藝術經驗中真理問題之展露(Freilegung der Wahheitsfrage an der Erfahrung der Kunst)、(二)將真理問題擴展到精神科學中的理解活動上(Ausweitung der Wahrheitsfrage auf das Verstehen in den Geisteswissenschaften)、及(三)以語言為主導線的詮釋學之存有學轉向(Ontologische Wendung der Hermeneutik am Leitfaden der Sprache),其分別處理有關藝術、歷史、語言這三個領域的議題。本課程則旨在集中研究探討該書第三部份的內容,希冀透過細部的精讀與爭論析辯,以引導學生思索語言問題在詮釋學經驗中的重要性,並能掌握當待詮釋學之存有學轉向的意義。本課程內容之學習,除能有助於學生理解詮釋學之發展與爭論外,亦能作為統整理解《真理與方法》全書之基礎。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Gadamer, Hans-Georg. 1990. Gesammelte Werke, Band 1: Hermeneutik I: Wahrheit und Methode: Grundzue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 6. Auflage. Tuebingen, Mohr Siebeck. (英譯:Truth and Method, translated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2nd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Continuum, 1994。中譯參考:《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2)Gadamer, Hans-Georg. 1990. Gesammelte Werke, Band 2: Hermeneutik I: Wahrheit und Methode: Ergänzung and Register, 6. Auflage. Tuebingen, Mohr Siebeck. (中譯參考:《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洪漢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Weinsheimer, Joel C. 1985. Gadamer's Hermeneutics: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三)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