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1學期-0001 口述歷史製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討論與作業 | 30 | |
書面報告 | 20 | |
口頭報告 | 30 | |
發表與評鑑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17 人選讀,尚餘名額1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1. 史學研究與當代記憶的關係。
2. 口述資料的採訪實作。
3. 口述歷史的分析、運用與書寫。
4. 史學成果、能力與產、官界的互動。選定單一範疇、主題,建立述者對象後,培養
1. 理論與實作密切結合為導向。
2. 口述資料與史料的轉化關係。
3. 史學訓練的運用(理論、方法、道德、能力)。
4. 擴展史學訓練的發展面向。
課程概述
1. 史學研究與當代記憶的關係。
2. 口述資料的採訪實作。
3. 口述歷史的分析、運用與書寫。
4. 史學成果、能力與產、官界的互動。選定單一範疇、主題,建立述者對象後,培養
1. 理論與實作密切結合為導向。
2. 口述資料與史料的轉化關係。
3. 史學訓練的運用(理論、方法、道德、能力)。
4. 擴展史學訓練的發展面向。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四/7,8,9[H208]
修課班級:共選修1-4 (文學院開)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與0261併班上課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李向平、魏揚波著,《口述史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楊祥銀,《與歷史對話:口述史學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Howarth, Ken,陳瑛譯,《口述歷史》,台北:播種者,2003。
Ritchie, Donald A.,王芝芝譯,《大家來作口述歷史(Doing Oral History)》,台北:遠流,2003。
沈雲龍,〈口述歷史與傳記文學〉,《傳記文學》,2卷5期。
胡昌智,〈什麼是歷史意識?〉,《思與言》,第21卷1期,1983,頁2-11。
唐德剛,〈文學與口述歷史〉,《傳記文學》,45卷4期。
陳三井,〈口述歷史的理論及史料價值〉,《當代》,第125期,1998.1,頁102-109。
黃克武:〈語言、記憶與認同:口述記錄與歷史生產〉,《當代》,第158期,2000.10,頁74-82。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口述歷史製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