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1學期-0425 價值與文化:布希亞《消費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筆記 15 課堂筆記:自備A4大小的白紙;每週下課後繳交,依次數及內容計分。
平時成績 25 思維,觀察,討論(含數位平台的討論)
期中考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43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薰香

教育目標

當代法國哲學家、社會哲學家布西亞(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La Societe de consommation)乃當代社會哲學重要著作,不僅以後結構主義、符號理論和交換理論探討了物的消費品化、消費社會的結構,消費社會的「神話」所造成的危害和浪費,也論及消費理論和大眾傳媒、身體(作為消費品和象徵符號)等問題。本課程希望能透過文本研讀與分析,瞭解當代消費社會問題的形成,以及消費與我們的生存(死亡)的關係。本課程除涉及物、消費和功用化等問題的探討,涉及的問題探討尚有大眾媒體(尤其是廣告媒體)與消費神話,符碼化問題,「我」的消費與被消費,並將介紹與學習當代重要理論:擬像(Simulation)理論,象徵符號理論與交換理論,身體哲學。 其次,本課程包含消費理論和個別消費現象的分析。 理論部分,除了消費理論,尚有:物的形式,價值理論。 個別消費現象的分析,大致分為三大部分:媒體(尤其,廣告及大眾傳媒)與消費,身體作為消費品,時間作為消費品。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Jean Baudrillard: La Societe de consommation.
Jean Baudrillard: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價值與文化:布希亞《消費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