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1學期-3438 文明與經典:佛洛伊德與卡夫卡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20
小組報告 20
期中與期末作業 6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90人,已有8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峰燦

教育目標

現代性,或者說”對於現代社會的想像”,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對知識階層與文化人,造成莫大的衝擊。表面上,這種衝擊似乎關連至幾個重要的社會變遷 (如資本主義的興起、工業化的進展、現代民族國家的興起,或者現代戰爭的擴張…等等),而知識或思想上,現代性或現代社會所造成的影響,乃息息相關於啟蒙 運動或人權理念的昇揚(停滯與挫敗也是可能的變革)。只是,上述這種表面上的論斷常落於一種特殊的處境(亦即,將歷史或社會效果視作為原因),而相應的忽 視或近乎近視的狀況也相形明顯。因此,關於現代性的故事常常僅以一半的方式,被敘述出來。又或者說,上述之說法忽略以下幾個相當基本的問題: 一是,現代性的開展,或現代社會的浮現,並不是依循著一個平整且必然的發展軸線,同時此一開展與浮現的歷程常常都是座落於某一個特殊的心理狀態,某一種巨 大且特殊的壓力狀態。其中,特定的歷史現象與特定的文化傳統,左右了個別的知識人,使之以不同方式體悟、經驗現代社會所造成的變革。 其次,上述對於現代社會的論斷/想像,並未釐清,所謂的現代性問題或相關的因應之道,一直都是一個”理論”問題。當然,這種理論或概念上的問題,並不必然 等同於鉅型理論的提出與雕琢,也不必然相合於傳統哲學定義之下的理論框架。最後,若說現代性所造成的衝擊不同於一般的表面論斷,其中最大的不同之處或許在 於:現代性所造成的效果,並不僅僅作用於鉅型或可見的人類活動。若干深入日常生活,甚至直接觸及人類感官世界的作用過程(進而改制人類的感知歷程與感知結 構),可以說是現代性所真正隱匿的秘密。 參照上述,對於現代性的浮現或現代社會的想像,我們確實可以擁有不一樣的視野,並且重新提問關於現代性的問題,藉此講述另一半的故事。基於此一立場,本課 程將通過Freud與Kafka的作品,同時延伸至20世紀初的兩個重要的文化運動(指,精神分析運動與現代主義的思潮),由此重新描繪所謂現代性的衝 擊。於其中,三個重要的分析層次,可以作為相關理解的基本維度:特定研究者或作家如何想像、因應現代社會所造成的效果(或所立基的成因);特定知識場域或 文化運動如何描繪且爭議現代性的基本樣貌;現代性的想像或現代社會的想像挪有何種特殊的邏輯與框架。當然,本課程的規劃乃屬於經典閱讀之類型,所以相關作者本身以及特定作品的一致性與完整度,仍是我們課程進行的核心基礎。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Freud, Sigmund. (1905/1971) 少女杜拉的故事。台北:志文出版社。
Freud, Sigmund. (2004) 弗洛依德文集,一至四卷。長春:長春出版社。
Freud, Sigmund. (2003) 一種幻想的未來及文明及其不滿.河北教育出版社
Kafka, Franz.(1996) 卡夫卡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文明與經典:佛洛伊德與卡夫卡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