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第1學期-6452 論文寫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參與(導讀、提問、討論) | 35 | |
期末報告 | 35 | |
memo 5 and ppt | 10 | |
memo1, 2, 3, 4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6 人選讀,尚餘名額5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本課程是寫作工作坊,立基於授課者相對較熟悉的學術論文寫作經驗與竅門下,希冀讓參與者在這個工作坊中得以邊做邊學,掌握碩士或博士論文、期刊論文寫作的知識與技藝。
本課程重點不在「閱讀」,而是「寫作」。寫一通篇順暢且可發表的文章,需要多次的修改,並且也需要對於相關領域的學術脈絡相當熟悉。大部分的學者都會同意,寫作是耙梳思路的最佳方式,也是精鍊學術內涵的重要訓練。雖然同學的研究取向各自不同,但是學術研究成果發表的唯一真理,就是透過寫作來釐清閱讀與思考的盲點。
本課程將以論文寫作的實作訓練為主,將論文寫作的不同階段,加以討論與訓練。課程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是從構思、草稿寫作與修改過程中,總結各種寫作「麻煩」,並且加以釐清。例如,我們將討論如何將想法落實成為文字、如何寫好文獻回顧、結論與前言、如何累積學術閱讀成果與「作筆記」、理論與經驗資料如何連結、從田野到正式文章的寫法、學術寫作的格式等。第二部分是協助同學瞭解中西學術圈脈絡與博士班生涯規劃,此部分包括,指導老師的角色、論文與口試要注意事項、研究者的情緒、無法畢業的危機、學術社群的倫理等。第三部分,將邀請不同領域的學者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並於期末舉行大綱發表會議。
課程概述
讓研究生透過課堂與觀摩他人論文瞭解如何撰寫學術論文.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四/6,7,8[SS304]
修課班級:社會碩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斐文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每週四早上9:00--12:00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主要教科書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台北: 群學。
Alford, R.R.(1998)The Craft of Inquiry: Theories, Methods, Evide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王志弘譯(2011)《好研究該怎麼做》,台北: 群學。
Booth, W.C., Colomb, G.G., Williams, J.M.(2003)The Craft of Research,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陳美霞、徐畢卿、許甘霖譯
(2009)《研究的藝術》,台北:巨流。
Vitae: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researchers. http://www.vitae.ac.uk/researchers/
一個英國的有名網站「簡歷」,協助研究者、碩博士生面對學術生涯規劃的網站。
Becker, Howard S.著,郭姿吟、呂錦媛翻譯, 2009,《這才是作研究的王道》。群學。
Becker, Howard and Pamela, R. 2007. Writ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 How to start and finish your thesis, book or article. University of Chicago.
*參考書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總論與量化研究法》,台北:臺灣東華。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主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 質性研究法》,台北:臺灣東華。
謝宇(2006)《社會學方法與定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會。
Roseann, G., Judith, R.K., William, G.R., Ellen, S. (2007)A Guide to Writing Sociology Papers. NY: W.H. Freeman.
Sayer, A.(2010)Method in Social Science: A Realist Approach. Revised 2nd. 許
甘霖、萬毓澤、楊友仁譯(2016)《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批判實在論取徑》,台北:巨流。
*寫作案例教材
林琬純(2009)《從工業大港到觀光大港? 新舊發展議程衝突下的高雄港市再發展》,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治(2005)《勞動市場彈性理論批判》,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友仁(1998) 《從新竹到台南:科學園區、新興工業與地方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友仁(2005) 《電子業台商之跨界生產網絡與中國大陸地方發展研究-
蘇州與東莞的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Yang, D.Y.R. and Chang, J.C.(2018)Financializing Space through Transferable Development Rights: Urban Renewal, Taipei-Style, Urban Studies, forthcoming. (from 1st ‘reject and re-submission’ to 6th re-submission and accepted)
王維邦、陳美華,2017。非常規性實踐的性別化態度:男「性」特權、性
別分工和婚家體制的角色。《女學學誌:40 期,p.53-105》。
Feiwen Cheng (2003). The 'Wounded' Nation: Trauma, Memo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Society. PhD, Sociology Department, Lancaster University. (博士論文)
鄭斐文(2012),〈肥胖科學與性別身體政治〉,《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4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鄭斐文(2013),〈社會建構論、批判實在論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下的身體與社會:以肥胖議題為例〉。《台灣社會學刊》53: 143-182。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論文寫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