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第2學期-3185 社會:城市與影像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Attendance/participation | 25 | |
Midterm project and report/presentation | 25 | |
Response papers | 5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70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Throughout the semester we look at the city in relations to subject matters like gender, migration, and subculture. With all the examples as well as film appreciation in correspondence with certain topics, we try and understand how cultural production reflects on and interact with urban culture and social change.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三/3,4[H304]
修課班級:共必修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英語授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郭任峯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By appointment.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Edward Glaeser。《城市的勝利》。時報出版,2012年
Joel Kotkin. 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 Modern Library, 2006.
Doug Saunders。《落腳城市:最終的人口大遷徙與世界的未來》。麥田,2011年
Richard Sennett.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6.
五十嵐太郎、磯達雄。《我們夢想的未來都市》。田園城市,2014年
吉見俊哉。《博覽會的政治學》。群學,2010年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的形象表述》。麥田,2005年
吳鄭重。《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聯經,2010年
町村敬志、西則晃彥。《都市的社會學:社會顯露表象的時刻》。群學,2012年
葉肅科。《芝加哥學派》。遠流,1993年
殷寶寧。《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左岸,2006年
黃孫權。《綠色推土機》。獨立媒體,2012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城市與影像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