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0002 戲劇設計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25
課堂討論 25
期末設計 5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32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高禎臨 徐嘒壎

教育目標

文學院文創學程既有課程裡與戲劇相關課程包括:戲劇賞析,戲劇創作與戲劇展演三門課。戲劇除了劇本的創作之外,尚包括劇場設計這一個範疇;劇場設計長期以來是劇場藝術裡深受關注的一個創作面向,不僅作為評論一齣劇場演出並存的重要內涵,劇場設計亦可獨立出來成為一個藝術作品,作為一種衍生自劇本、從戲劇延伸而成的藝術創作。例如四年一屆的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WSD),正是關注於「劇場設計師」的藝術家、創作者身份,將其所創作出的「戲劇相關設計」做為展示對象。 開設「戲劇設計」這門課程的初衷,是希望將校內既有的戲劇相關課程做進一步的延伸。東海同時擁有美術、建築、景觀、工設等多個相關設計科系,這些學生除了自己本身專業課程之外,也經常修習文學院各種課程,以之作為豐富思考與自身創作可能的底蘊。戲劇設計希望結合不同科系的學生進行共同創作,將劇本內涵與劇場條件作為課程的知識基礎,進而引導學生以劇本為創作靈感,發展出訴諸於視覺的「戲劇設計」。 課程名稱不直接定位為「劇場設計」而是「戲劇設計」的原因,是希望在進入到專業的劇場設計(舞台設計、服裝設計、燈光設計、技術設計)之前,我們將先從「文字與物件、影像」,「戲劇內容與情境設計」,「空間亦是一種展演」等內涵作為各種創作的可能,讓同學得以在這門課程裡有更多大膽的發想。 本課程將由中文系與美術系老師合授,引導學生從戲劇解讀、劇本創作、何謂劇場等課題入門,並介紹各種可能的創作媒材與表現形式,讓學生在課程最後能創作出實際的「戲劇設計」並進行展出。這些戲劇設計或者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創作與展演,亦可與其他戲劇課程搭配,作為戲劇演出的實際場景,或者也能開啟校內學生對於未來創作與工作時另一種可能的選項。 本學期課程主題:重現劇場靈光 劇場演出最無可取代的價值之一在於它不可複製、稍稍縱即逝的「現場性」。一群演員在舞台上演出,一群工作人員在幕後提供即時的技術支援,加上一群觀眾在台下觀賞;在這個場所裡,唯有親臨現場的這些人才能體會到一種當下的「靈光」(aura)。兩個小時之後,戲演完了,舞台上的燈光熄滅,觀眾們陸續離開劇院,一切歸於平靜以及劇場燈未打開的安靜狀態。但離開的群眾們,卻已將剛剛的短暫光陰鑿刻成心中永恆的一頁。 正是在那個「當下」,那個「氛圍」,一個瞬間即逝的特殊時空,吸引著大家一次又一次地走進劇場。 戲劇舞台複製了劇本中的各個故事場景,劇中人的靈魂因此重新被召喚出來;唯有在劇院裡所有的已逝轉變成當下的意義,劇中角色因此活過了數百數千遍,那些事件也在一次次地重複發生,這正是所謂的靈光。 這一次的「戲劇設計」課程,我們的主題是「重現劇場靈光」。我們期待同學在走入劇本又走出劇本之後,試著在一個空間裡,以顏色、燈光、音效、影像、氣味塑造出一個「可以打開觀眾各種感官」的氣氛,讓大家走進該空間時,仿若走進戲劇裡的世界:走進某個劇中人的內心深處、感同身受在那事件當下人物所遭遇的外在情境。空間所指向的,不是一個「真實的場景」,而是確實能打動觀眾的「戲劇氛圍」。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世界劇場設計1975-1990》(World Scenography 1975-1990)
/編:《閱讀舞台設計大師》,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妹尾河童著,姜寀蕾譯:《窺看舞台》,台北:遠流出版社。
古碧玲著:《劇場園丁聶光炎》,台北:時報文化。
Delbert Unruh著,王孟超譯:《劇場名朝-當代大師李名覺的舞台設計美學》台北:原點出版Uni-Books與台灣技術劇場協會(TATT)。
Peter Brook著,耿一偉譯:《空的空間》,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8年。
Robert Wilson著,耿一偉譯:《光的無限力量》,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9年。
Robert L. Lee著,葉子啟譯:《劇場概論與欣賞》,台北:揚智出版社,2001年。
林克華、王婉容:《舞台光景:林克華的設計與沉思》,台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胡耀恆譯:《世界戲劇藝術欣賞》,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年。
邱坤良:《臺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5:表演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6年。
邱坤良:《「台灣劇場資訊與工作方法」系列叢書-舞台設計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坤良編:《劇場空間概說》,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邱坤良、詹惠登著《劇場製作手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聶光炎:《舞台技術》,台北:黎明文化,1972年。
特里佛・格里菲斯 編著,孫大慶譯:《舞台藝術》,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
楊裕富:《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市:亞太圖書,1998年。
楊裕富:《視傳思境與創意維他命:從點子、思路、敘事到再現》。 台北市:田園城市,1998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戲劇設計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