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1900 文化發展與行政實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參訪與討論臺中國家歌劇院 40
分組繳交有關臺中國家歌劇院的實作報告 60 包括組內互評成績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58 人選讀,尚餘名額-1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偉銑

教育目標

如同OECD (2016) 成人能力評估計劃(PIAAC)的呼籲,「教育、培訓以及社會與公民生活」必須關注學生能力如何「可高度轉移」與「可學習」,本課程因而期待藉由課堂學術知識與國外案例(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Bilbao Guggenheim Museum)所衍生之「畢爾包效應 」的基礎上,修課同學以分組專案報告型式,在課堂文獻檢閱的基礎上,透過實地訪視、田野調查與分組討論等方式,聚焦臺中國家歌劇院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的案例研究,期以修課同學能夠實踐、「高度轉移」從實務層面來認識與討論文化活動的相關議題:逐步認識文化的意涵、作用與文化產業化等的特性,進而了解文化行政所涉及的政策、法源與組織、經費與人事等業務與相關議題,以及文化行政從業人員應有的觀念與涵養,同時透過分析與檢討政府有關文化產業的政策與措施,期以提供同學進一步思考如何有效管理繁雜的文化行政庶務。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David Hesmondhalgh, 廖珮君譯。2008。《文化產業分析》。台北:韋伯。
李天鐸編著。2011。《文化創意產業讀本:創意管理與文化經濟》。台北:遠流。
夏學理等。2004。《文化行政》。台北:五南。
夏學理等編。2002。《藝術管理》。台北:五南。
夏學理等。2008。《文化創意產業概論》。台北:五南。
夏學理等。2005。《文化機構與藝術組織》。台北:五南。
郭為藩。2006。《全球視野的文化政策》。台北:心理。
許文志等箸。2009。《地方產業創新策略》。台北:五南。
丹麥文化部等,李璞良等譯。2003。《丹麥的創意潛力》。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林信華。2002。《文化政策新論》。台北:揚智。
鄭自隆等。2005。《文化行銷》。台北:空大。
David Caves, 仲曉玲等譯。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David Throsby, 張維倫等譯。2003。《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John Pick, 江靜玲編譯。1995。《藝術與公共政策》。台北:桂冠。
John Tomlinson,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7。《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台北:韋伯。
Toby Miller等,馮建三譯。2002。《文化政策》。台北:巨流。
Toby Miller等,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
William J. Byrnes, 桂雅文等譯。2004。《藝術管理這一行》。台北:五觀藝術管理。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文化發展與行政實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