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1957 意識形態理論經典選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20%) | 20 | 本學共有 14 次課程,將會進行 5 次隨機點名,每次 4 分,不可 補點,課堂小組討論時若整組未到,則整組組員額外扣 4 分。 |
每周提問(20%) | 20 | 每周上課前各組都需提前繳交一項針對該周閱讀文本內容 之提問,或相關議題,請以 100 至 300 字左右篇幅,交代清楚問題或議題的 脈絡,以便上課時討論。老師會對各組提問品質進行評分,每次最高 3 分。 |
小組討論(20%) | 20 | 各組提出的問題會在上課時進行小組討論,討論過後回應 其他組提出的問題,整組組員可得 1 分,一次課程中不論回應次數,最高可 得 2 分。 |
期末作業(30%) | 30 | 期末每組自行選擇一部小說、電影或其他類型文本進行分 析,並繳交 5000 字報告。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28 人選讀,尚餘名額3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一般來說,我們總是習慣思考諸如「什麼是正義?」、「理想的世界該是如 何?」、「一個國家或是一個社會該是什麼樣?」、「什麼是我們人生應當追求 的?」……等等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答案,自上世紀末的蘇東劇變、第三波民主 化、全球化之後,我們曾經有過一段相對確定、相對有共識的時期,然而如
今,這些答案似乎開始逐漸受到了挑戰。 在這個或可稱為「後歷史終結」的年代,諸多事物的發展,似乎開始擺脫
我們這一代人以往所熟悉的,所被教育的模式。在我們不得不以冷靜的眼光重 新審視這個世界之前,或許我們得要先重新認識我們自己,重新審視那些我們
所熟悉的,甚至是所堅信的。
因此,這門課並不是要去探討上述那些問題的答案,指出什麼正確的東 西,而是要剖析追求這些答案的人,也就是我們自己。當然,作為社會性的動 物,這種對自我的剖析必然同時也是剖析塑造我們自我的社會。為什麼人總是 會有這些追求?為什麼我會將某些信仰、某些價值視為人生的答案,而不是另一 些?同時我們也會發現,這些追求,這些答案,似乎並不屬於我一個人,總是有 為數不少的他人與我相同。
所以我們要進一步的去問,那些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值得追求、值得捍 衛,甚至值得為其付出一切的種種,對我們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與我們的關係 是什麼?我們為何總是對其如此渴望?而又是什麼力量使我與他人一致?意識形態
理論所要探討的,正是以上的這些問題。 本課程將從黑格爾開始,了解意識形態問題的源頭,接著是馬克思本人與
新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最後是二十世紀後半葉,結合馬克思傳統與精 神分析的意識形態理論。期望透過這堂課的研讀,能培養修課者的反身性,使 我們面對當前這個變動又難以預料的世界,能始終保持清明而不躁動。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一/2,3,4[C101]
修課班級:社會系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潘忻學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與教師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Karl Marx 著,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 編譯,1995,選自《馬克思恩格 斯選集》(第一卷) :〈德意志意識形態〉。北京:人民出版社。
Antonio Gramsci 著,李鵬程 編譯,2008,選自《葛蘭西文選》:〈國家和市民 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
Alexandre Kojève 著,姜志輝 譯,2005,選自《黑格爾導讀》:〈《精神現象學》 前六章概要〉。南京:譯林出版社
Louis Pierre Althusser 著,陳越、孟登迎 編譯,2003,選自《哲學與政治:阿 爾都塞讀本》:〈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研究筆記〉。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Louis Pierre Althusser 著,趙文 譯,1993,選自《Louis Althusser, Écrits sur la psychanalyse》:〈Sur Marx et Freud〉。Paris:Éditions STOCK/IMEC
馬元龍 著,2006,《雅克.拉康:語言維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Slavoj Žižek 著,季廣茂 譯,2001,《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北京:中央編譯 局出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意識形態理論經典選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