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3047 人文:華語電影與國族認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團體PPT期中口頭報告 40
個人兩份紙本期末作業 50
課堂表現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90人,已有43 人選讀,尚餘名額4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秉泓

教育目標

這是一個影像掛帥的年代,電影取代了文字成為歷史的重要使者,甚至成為所謂詮釋權的主導者。影像可以是歷史的紀錄(紀錄片、新聞影片),也極可能成為意識形態的催化幫凶(例如納粹時期政治宣傳片、世界各國「主旋律」電影),有人以歷史的觀點來解析電影,有人則是以電影的角度來詮釋歷史,影像美學究竟可以如何與歷史研究做出連結? 「比較」是一種最基本的思考與批判,文學如是,電影亦然。從文字到影像,從本土到海外,從台灣到華語再到世界,從政治經濟分析到文本脈絡解讀,從政策、產製到發行策略甚至影展曝光,本課程擬打破傳統國族電影史系統性編年研究方式,透過不同時間、背景、產製脈絡的「泛華語」電影,藉以釐清電影、歷史和文化的複雜關係,進而探討歷史事件的影像建構方式;同時更自我省思,什麼是華語電影?華語電影的定位為何?它在台、港、中之間又有何種聯繫?在全球化合製當道的年代,所謂的華語電影,無論歷史上的、文化上的、美學上的、還是意識形態上的種種意義與存在價值,又是什麼? 這門課程將帶領你們一起尋找解答。採專題方式進行,課程中將播放多部影片片段(或是單一完整影片),搭配推薦書單,進行分析與討論(並藉此加強同學藉由PPT論述表達的能力)。台灣電影與中國、港澳、兼及馬華與泛華語電影互為穿插,透過不同族群華人在不同地域影像的呈現,去思索更大脈絡的真實歷史文化經驗與美學創作之間的複雜關係。期許透過不同影像間的相互辯證,培養學生對於歷史與真實的主體性省思。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參考書籍:
鄭樹森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1995。
Graeme Turner。《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1997。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1998。
焦雄屏。《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台北:遠流,1998。
葉月瑜編。《三地傳奇:華語電影二十年》。台北:電資館,1999。
《新中國電影五十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香港電影八十年》。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廖金鳳、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誠。《邵氏影視帝國—文化中國的想像》。台北:麥田,2003。
黃建業編。《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電資館,2005。
戴錦華。《性別中國》。台北:麥田,2006。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學,2006二版。
歐陽江河編。《中國獨立電影》。香港:Oxford,2007。
鍾寶賢。《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家樂、朱立。《無主之城—香港電影中的九七回歸與港人認同》。香港:天地,2008。
湯禎兆。《香港電影血與骨》。台北:書林,2008。
鄭秉泓。《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書林,2010。
鄭秉泓。《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台北:書林,2019。
李幼鸚鵡鵪鶉。《我深愛的雷奈、費里尼及其他》。台北:書林,2013。
彭麗君。《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0。
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2010新版。
張美君。《尋找香港電影的獨立景觀》。香港:三聯,2010。
厲震林。《電影的轉身—中國電影的現代化運動及其文化闡釋》。上海:文匯。2010
劉輝、傅葆石編。《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香港:OXFORD,2011。
朗天。《香港有我—主體性與香港電影》。香港:文化工房,2013。
史書美。《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台北:聯經,2013。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文:華語電影與國族認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