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5021 思與詩的對話:古代思想與詩學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單元導讀與課堂討論 30
研究計畫課堂報告 30
研究計畫期末寫作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人,已有7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繼立 鍾曉峰

教育目標

跨領域的對話,是今日中文學界的主流趨勢。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思想與詩學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思想家往往具備詩人身份,反之亦然。同時,思想也作為是詩學的論述基礎或方向,詩學也可以是思想的具象傳達與延伸。更有甚者,思想家與詩人,更常共同關心某些問題,即使它們的思考方式容有不同。在這個課程裡,我們將藉由思想與詩學的跨領域對話中,認識思想與文學的互動與相互影響。並透過思想與詩學文獻的互文閱讀,分析某些思想概念在詩學觀念變革與發展;同時掌握詩學觀念中的思想要素。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2011年8月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10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10月
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12月
陳世驤,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3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5月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12月


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袁行霈等:《中國詩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 ,1997
蔡瑜:《唐詩學探索》,台北:里仁書局,1998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中華書局,2003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台北;允晨文化,2016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台北:學生書局,201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思與詩的對話:古代思想與詩學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