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6508 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專題討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作業 | 60 | |
課堂報告與討論 | 4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13 人選讀,尚餘名額5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在社會工作短短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一直有個「擔心自己不夠專業」的生存焦慮,而這樣的焦慮是來自社會工作被擺放在「現代性」──是指在科學理性的要求下,將「秩序」予以普遍化、合法化,來達到對社會進行有效管理這樣的歷史洪流下,而不知不覺地形成。這是一個很有趣、可以從許多不同面向切入來進行探究的領域,但要進行這樣的探究,需要俱備一點歷史研究的視野。也因此,本課程希望可以透過對不同領域的論文進行深入的閱讀、對話、討論、分享,來理解歷史研究是什麼、可以帶我們看到什麼,以及如何將這樣的取向帶入社會工作的研究中。同時,也希望也希望可以協助修課同學了解如何閱讀文獻,並對一個議題進行思辯;透過這種能力的培養,增進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並帶著這樣的能力,為社會工作的知識生產及實踐貢獻一己之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6,7,8[SS302]
修課班級:社工碩博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怡世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時間:每週一、三9:30-12:30;週四14:30-17:30
地點:SS515(請儘可能先與老師約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梁其姿(1997)。《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p.1-8導言;p.71-101第三章慈善組織的制度化)
鄭怡世(2007)。〈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63年「社會部所從事的工作」與「美式專業社會工作」雙元化的社會工作認識〉,《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1卷第1期,頁153-197。
張英陣、鄭怡世(2012)。〈再探 Jane Addams 的社區工作理念〉,《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6卷第1期,頁87-132。
Wenocur, S., & M. Reisch (1989). From Charity to Enterprise: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Social Work in a Market Economy.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 21-29 chapter 2: The 1880-1916 historical context; p.30-45 chapter 3: The early definition of the social work commodity)
傅大為(2005)。《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台北:群學。(p. 13-35 第一章緒論;p.81-152 第三章近代婦產科的興起與產婆的故事)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p. 65-139 第二章七0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浮現與形成)。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專題討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