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2學期-6643 兩岸關係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 | 40 | |
期末報告 | 6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2人,已有4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目的是使同學了解兩岸之間的衝突、合作與競爭。從歷史的角度予以探討。另外,針對其他議題予以討論,如文化認同,經貿關係和兩岸互動交流等。
課程概述
兩岸關係具有相當錯綜複雜的特性,因為它不僅有歷史遺留的問題與情結,也有現實所帶來的衝突與糾葛,很難用一般研究的方法就能輕易解釋它的問題或是衝突。加上目前兩岸關係形成的歷史因素與現實政治,在過去與現今的國際社會上也不容易找到一個可以完全比擬與對照的例子,因此即使竭其所能,想運用一個適當的理論或模式來解釋兩岸關係或解決兩岸衝突,但仍然處在一種「驗證」的階段,至少並未就此全盤被有效應用。
目前在國內,較多運用西方理論模式來解釋兩岸關係,是一批專業領域本就偏重在國際政治或國際關係方面的學者,但其本身某些部分研究已轉而投注在兩岸關係的探討。他們均是學有所精,認為「要將兩岸互動的過程與未來的發展來加以詮釋,第一步必然是尋找可以適用於兩岸關係的理論通則,然後利用通則的解釋和預測能力來分析兩岸關係。」 在這樣的期盼下,至少現階段已有多種理論或模式已被廣泛運用以及討論。
而兩岸關係的研究十分的廣泛,從兩岸關係的歷史變遷、台北的大陸政策、北京的對台政策、兩岸的協商與談判,皆是研究的對象與重點。研究上除了傳統的採歷史途徑說明兩岸關係的演變及文件分析台北及北京當局的兩岸政策內容之外,學者提出運用一些研究國際政治及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方法理論也甚多,運用在分析兩岸關係的研究分類上,大致可以分為解釋兩岸互動關係的理論解釋兩岸協商與談判的雙方互動的理論,分析制訂大陸政策的理論以及探討兩岸未來整合機制的一些理論探討。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二/12,13[PG411]
修課班級:公共專班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宋興洲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二上午九點至十二點,或電話電子郵件事先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主要以講義或期刊文章為上課主要教材。視需要再予補充。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兩岸關係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