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0373 社會與政治:政治儒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 | 20 | 每出席一次一分,全勤20分。 |
課堂討論與作業 | 80 | 每次課堂討論與課後作業佔5%,共16次。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4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當代儒家可分為港臺新儒家與大陸新儒家兩大陣營,他們都共同認可儒家的「內聖外王」論述架構,「內聖學」就是心性儒學,「外王學」就是政治儒學,但是對於這兩者之間的關係與內容,這兩大陣營卻有著重大的分歧。以牟宗三、唐君毅與徐復觀先生為首的港臺新儒家主張內聖與外王是一種主從本末的關係,可以某種方式統合起來,而且現代的外王是民主政治,而不是傳統的德性政治。大陸新儒家卻認為內聖與外王應該分而不合,有著各自的領域,而且民主是西方的產物,不可能也不應該來自儒家的內聖學,否則就只是西化,放棄儒學的主體性。本課程旨在從「內聖外王」的論述架構,聚焦於以蔣慶為代表的大陸新儒家的政治儒學論述,引導同學閱讀並討論相關著作與論題,俾能對當今的政治儒學有整體的認識,增進學術對話,並提昇批判思考的能力,將可實現以下的目標:1.引導學生分析「政治儒學」的相關概念;2.展示政治儒學的主要論證;3.學生學會應用哲學技巧(基本技巧包括:批判式閱讀理解、重述論證)分析政治儒學的論述。充分了解到上述目標與學習期待之後,學生就可以更有自信掌握自己的學習過程與分數。為了達成上述目標,學生的課前準備以及出席上課就是必要的,課前準備包括花時間閱讀、註記、提問,出席課堂主要是聆聽與參與討論,將課前準備應用在討論上。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三/6,7,8[H209]
修課班級:哲學系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梁奮程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H408、請先寫EMAIL與老師預約晤談確切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蔣慶著:《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與政治:政治儒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