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0433 環境意識省察:自然與人文科普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討論 | 30 | |
期中成績 | 30 | |
期末成績 | 4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11 人選讀,尚餘名額2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1660年英國皇家學會成立於倫敦,為了鼓勵科學家們彼此溝通交流,將研究成果以較淺顯易懂的方式發表於皇家學會期刊。延續此一精神,科普寫作的重點將著眼於讓人能夠透過表述方式的重新整理,達到新知的推動或是跨域知識的普及化。
科普文章與研究論文有極大的不同,不是研究者就能輕易寫好科普文章,科普文章的內容除了求真之外,還有審美意義跟人文反思。研究過程的各種研究靈感、嘗試錯誤、意外巧合這些在研究論文中不值一提的部分,對科普作家來說都是極佳的材料。科普作家要表現的不是研究成果的框架,而是要為研究成果塑造一個具有人性的形象,這些過程正是塑造研究成果的血肉。
要討論科普文章的通俗化往往要回歸「目標讀者」,掌握難易度的目的在於讓人能夠普遍了解,但是所謂的「普遍」又是什麼?這是在討論科普文章的一大重點。故本課程將會以各種不同程度、內容、主題、形式的科普表現來說明關於科普文章的通俗化問題,及達到科普的「普及化」目的的手法。
七零年代台灣出現第一波科學通俗活動,《新科學文庫》、《科學月刊》、《牛頓雜誌》等出版物作為介紹新知給一般讀者的媒介,是在網路尚未普及的時代,台灣讀者接受新知重要來源。九零年代天下文化出版的「科學文化」系列叢書則選擇了不是單純翻譯書籍的材料來源,用講故事的方式敘說科學家的人生故事,著眼於科學與公眾間的關聯性,開啟了科普文章在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間的多向視角,也帶入了人文角度作為自然研究的反思。
網路普及的現代,科普主題除了在科學新知的傳遞外,還有人文主題的傳播。多數人在學校所學的往往是經過各種抽象化後的研究成果,不論是自然科目或人文科目都是一樣,以建立基礎知識為目標。一部分科普文章則走向將這些理論架構及基礎知識落實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及改變視角的多元思考上,有許多作者花費相當大的力氣在於社會人文主題的科普上,其目的在於既有價值觀的重新討論。
現在有一科技與社會的跨領域學科(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S),其研究重心在於討論科技與社會間的互動及影響,此領域的研究屬於專業的論文研究,但是討論社會文化對科學的影響及新技術對社會文化的改變等主題也值得我們深入討論了解。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三/9,10[C106]
修課班級:生科系1,應數系1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理學院大學院課程;可認抵為通識議題導向域課程。不開放選課,人工加選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黃郁婷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請提前一週以Email與教師預約晤談時間、地點。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瑞秋.卡森《海風之下》
2. 威廉・津瑟《寫作法寶:非虛構寫作指南》
3. 蘭德爾•門羅《如果這樣,會怎樣?:胡思亂想的搞怪趣問 正經認真的科學妙答》
4. 理查•費曼《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
5. 東野圭吾《科學?》
6. 《不腦殘科學》(平安文化,2013)
7. 《性別作為動詞巷仔口社會學2:性別如何形塑,又如何在行動中翻轉?》(大家出版,2017)
8. 《哲學哲學雞蛋糕:給動腦偏執狂的娛樂零嘴》(紅桌文化,2013)
9. 《召喚法力:法律白話文小學堂》(臺灣商務,2019)
10. 《人生自古誰不廢:或懷才不遇,或落榜情傷,古代魯蛇的人生堅強講義》敏鎬的黑特事務所(究竟出版社,2018)
11. 傅大為《STS的緣起與多重建構:橫看近代科學的一種編織與打造》(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12. 電影《模仿遊戲》
13. 電影《大賣空》
14. 電影《絕地救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環境意識省察:自然與人文科普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