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1932 教育與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擔任引言人及發言稿 30 發言稿一千字,引言時間十五分鐘
電影筆記一篇 30 一千字以內
期末報告 40 書面三千字及口頭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29 人選讀,尚餘名額3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鍾有良

教育目標

  當人們談到教育的時候,身處不同的社會位置的人對其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想法與評價。在不同歷史時期,從小學到大學,人們在不同的教育體制與階段中學會成長,或許感受到其中既有美好讓人懷舊的一面也有殘酷的一面。但,這門課的旨趣不是在把教育的歷史當成骨董來玩味,而是要跳脫出個人的心理範疇,從更為宏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視角來探討教育體制之構造與變遷。如此來重新看待教育時,同時也是企圖重新認識台灣社會。   課程首先以探討西方與近現代中國的文化傳統作為起點,討論中西方各自如何形成自身的教育體制,如何在自己的教育體制中安置自身的文化傳統。接著,通過閱讀幾本西方教育社會學研究專著,對教育議題和教育社會學有基本認識與討論之後,再重新梳理與反思台灣教育發展歷史所留下的相關問題。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Richard, Carl J.,2020,《古典傳統在美國》(中譯本),第一章(頁1~2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Richard, Carl J.,2020,《古典傳統在美國》(中譯本),第一章(頁29~68),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弘祺,2012,《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附錄:中國傳統教育的特色與反省),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陸一,2017,《教養與文明:日本通識教育小史》(增補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錢穆,《文化與教育》,聯經出版社。(節選章節)

錢穆,《國史新論》,聯經出版社。(節選章節)

涂爾幹,〈教育與社會學〉,《道德教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版。

葉榮鐘,〈我的青少年生活〉,收錄於葉榮鐘全集2:《台灣人物群像》,台中:晨星出版。

呂赫若小說〈一年級生〉。

強世功,2008,〈九龍城寨與香港大學──香江邊上的思考之五〉,《讀書》2008年第3期。

保羅·威利斯[英],《學做工》(選讀)

張建成,2014,〈再論多元文化教育的困境〉,《教育研究集刊》第60輯第3期,頁111至128。

陳映真,1995,〈台灣的非中國化:台灣「日本化」與「美國化」的本質〉,《陳映真全集15》,台北:人間,頁236至252。

林秀珍,2010,〈台灣教育主體性的建立—從文化自覺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96期,頁49-70。

S.鮑爾斯、H.金蒂斯,1990,《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1-3章),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十四週 電影觀賞與討論:四百擊(1959)
   
RobertD. Putnam,2017,《我們的孩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鄧康延、梁羅興等編著,2014,《盜火者:中國教育革命靜悄悄》,北京:新星出版社。(選讀部份章節)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選讀結論〈變遷與改革〉,桂冠圖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教育與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