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1943 消費、影像與真實-布希亞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20 本學共有14次課程,將會進行5次隨機點名,每次4分,不可補點,課堂小組討論時若整組未到,則整組組員額外扣4分。
每周提問 20 每周上課前各組都需提前繳交一項針對該周閱讀文本內容之提問,或相關議題,請以100至300字左右篇幅,交代清楚問題或議題的脈絡,以便上課時討論。老師會對各組提問品質進行評分,每次最高3分。
小組討論 20 各組提出的問題會在上課時進行小組討論,討論過後回應其他組提出的問題,整組組員可得1分,一次課程中不論回應次數,最高可得2分。
期末作業 30 期末每位同學自行選擇一部電影或其他任何與影像有關的文本進行分析,並繳交5000字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5人,已有47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潘忻學

教育目標

我們一般總是會說「眼見為憑」,然而自人類19世紀後半葉以來,因為攝影技術高度發展,以及隨後於20世紀初發展起來的電影技術,並伴隨著報紙、電台這些傳播媒介的成熟以及深入大眾生活,使得人們「眼見」的範圍史無前例的得到了爆炸性的提升。而到了今日的網路時代,影像更是成為了隨時隨地壟罩著我們日常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技術與社會變遷,法國社會學者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於上世紀80、90年代對此提出了警告,並預言在消費社會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影像不斷的增值,真實與虛擬的界線將會不可避免地逐漸模糊、消失。布希亞本人於2007年逝世,在他經歷過的年代當中,影像仍然主要透過電視,最多也就是電腦來傳播。而在今日這個人人隨身攜帶著手機這類行動裝置,時不時就盯著螢幕的時代來看,布希亞所說的影像增值、壟罩我們日常生活的狀況毫無疑問的是更進一步了。 同時我們今日似乎也確實面臨著許多布希亞所預言的危機,這一兩年隨著全球政治局勢的變化,「假新聞」、「認知作戰」這類涉及所謂真相與真實的概念,隨著新聞與社群媒體上鋪天蓋地、真假難辨的影像,開始越來越廣為人知,成為我們今日的重要議題。 「何謂真實?」可以說是人類最古老的問題之一,而在今日與最先進、最蓬勃發展的影像技術的交錯下,布希亞的理論或許有助於我們審視這些每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大量影像,並進一步讓我們思考這些影像與真實,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本課程將由早期布希亞分析消費社會的著作《物體系》開始,接著進入到《擬仿物與擬像》這本著作深入了解布希亞關鍵的「擬像」、「內爆」與「超真實」概念,最後閱讀《波灣戰爭不曾發生》這本書,來了解布希亞如何運用他的理論來分析重要歷史事件。 對動畫、遊戲、迷因、電影、攝影、廣告……等等這類與影像有關事物感興趣的同學,或者是關心我們傳媒、新聞品質的人,這堂課都能為這些事物提供獨特的社會學分析視角,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這個影像充斥的後現代符號消費社會的內在邏輯,以及其與我們個人的日常生活之間的關係。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Jean Baudrillard 著,林志明 譯,2018,《物體系》。台北:麥田。

Jean Baudrillard 著,洪凌 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文化

Jean Baudrillard 著,朱元鴻 編,邱德亮、黃建宏 譯,2003,《波灣戰爭不曾發生》。台北:麥田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消費、影像與真實-布希亞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