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1948 人文景觀、社會空間與設計思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老師上課說明評分方式 10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56 人選讀,尚餘名額-1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連振佑

教育目標

1. 了解「社會設計」的理念、方法與案例 2. 了解參與式設計的意義、過程、方法與案例 3. 了解社會與物理環境調查之目的與方法 4. 具有體驗、觀察、分析空間與使用者社會狀態的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喻肇青,〈從「大樹教室」課程到「大樹校園」實踐-中原大學校園營造的經驗〉,https://eyesonplace.net/2020/05/06/14090/
2. Radolph T. Hester著,張聖琳、王師譯,〈土地風格與生活景觀:社區發展十二步〉刊於《生活地景》,台北:土生金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3. 喻肇青、張寶釧、劉柏宏、黃瑞茂、林碧雲,2018,《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4. Don Koberg,1974,《The Universal Traveler: A Soft-Systems Guide to: Creativity, Problem-Solving, and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Goals》。
5. 山崎亮Yamazaki Ryo,《社區設計:重新思考「社區」定義,不只設計空間,更要設計「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臉譜出版社
6. 李芳玲,1998《漢人社會的參與:以嘉義新港中山路的美化造街為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論文。
7. 李丁讚,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討〉 ,收錄於《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2004,李丁讚(編),桂冠。(有電子檔:http://goo.gl/pgqOaj)
8. 楊弘任,2014(增訂版),《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群學。
9. 連振佑、張家齊、施佩吟,2010,《跟著瓦片去散步:羅斯福路綠生活軸線》,臺北: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10. 〈撐開公共/空間的縫隙:社群營造,營造社區Seams of Possibilities: Community Building and the Making of Public Space〉收錄於《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頁174~193,臺北市:左岸文化。
11. 尼克‧華茲,查里斯‧肯尼維堤著,謝慶達、林賢卿譯,《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台北:創興出版社。
12. 李柏毅,2015,《賦權式規劃在臺北的實踐? 以社區規劃師制度為例》,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有電子檔)
13. 延藤安弘、森永良丙、曾英敏,〈由協同住宅所見之人與環境的關係談共同居住之意義--Moyai住宅M Port之實例〉,刊於《城市與設計學報》 11/12 民89.03 頁259-293。(中文電子期刊網可下載)
14. 延藤安弘,《これからの集合住宅づくり》,晶文社,1995.04
15. 延藤安弘,《おもろい町人(まちんちゅ)》,太郎次郎社,2006.04.20
16. 鍾明光、盧道杰、蔡博文、闕河嘉,《保護區與鄉村發展的整合嘗試:以美濃社區運動1990年代迄今的保育軌跡為例》,刊於都市與計劃(民國一百零二年) 第四十卷第三期,第 217∼241頁。(網路有電子檔可下載)
17. 蔡佳吟,2012,《Country Road誰來牽手?-台南土溝社區「牽手路」空間營造經驗中的溝通》。(有電子檔) 搭配影片:https://youtu.be/yv6mpugzfII
18. 尼克‧華茲著,謝慶達譯,《行動規劃:如何運用技巧改善社區環境》,台北:創興出版社。
19. 黃應貴主編,1995,《空間、力與社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ISBN:957-671-379-9
20. Edited by David de la Pena, Diane Jones Allen, Randolph T. Hester, Jeffrey Hou, Laura J. Lawson, and Marcia J. McNally,2017,《Design as Democracy:Techniques for Collective Creativity》,ISBN: 9781610918473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文景觀、社會空間與設計思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