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2493 建築概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出席率(含課前預習及校外參觀) 20
隨堂報告與「東海大學校園空間觀察筆記」 50
期中、期末考試30%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郭奇正

教育目標

傳統的建築專業,往往將建築連結於類藝術品的品味,把風格視為時尚;或是將建築窄化為以建築物為客體對象的工程技術,以及,將建築視為可以被商品化的知識生產。本課程有別於此,將提供建築系一年級新生一個認識環繞建築這個專業,包括建築設計與營造、地景建築、都市設計與規劃的導論課程。這個課程也意圖在專業者還是入門新生的階段,成為一具有通識教育意義的入門課程;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論述與案例,帶領同學在空間-社會-文化的複雜卻有趣之互動之間,理解建築與建築設計,並進一步理解未來五年在建築系列的必修課程與之的聯帶關係。進一步地說,這是認識建築與建築存在的自然與人為環境之間的空間導論,空間是課程討論的主題,一方面試著瞭解有意義的建築如何緊密聯繫著我們當下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則是介紹與傳遞改造-塑造-創造之間空間專業者的專業責任。 本課上課方式以主題式的演講為主,輔以課後的即時回應與閱讀討論:課程由人類最原始的集居狀態開始談起,將營造的行為放在人類文明史的發展脈絡中檢視,從基礎的營造形成聚居狀態到透過分工與積累越趨細緻的整體人文環境建構。由身體尺度的體驗開始,課程透過將營造的空間放回其得以被營造的「過程」中檢視,讓尺度的放大與縮小不是一個單純專業者視角的調整,而是一個具有社會意義與價值的討論方式;亦即,將建築的討論從單純的實質形式的討論帶進空間的文化形式(the cultural form of s pace)討論的範疇,也建構同學對空間象徵價值表現的敏感度。課程將透過每週的課後隨堂報告,乃至於期中與期末的自問自答方式,學會對我們周邊或歷史中的特定建築對象進行發問,並嘗試尋求解答。 與此同時,教學中將反覆提醒,反省建築與城市做為人類的生活空間與時間在當前社會所面對的種種問題,與如何提供改善之道?作為一建築系新生的入門導論課程,課程也將試圖讓同學日後在建築系一定會經歷的專業「必修課」與每一講的主題建構核心問題意識的對應關係:世界建築史、近代建築史、中國建築史、建築構造、建築物理、建築設備、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基地計畫、營建法規、建築計畫等專業科目都將有機會透過本課程的引介,而得以與我們這個專業規避不掉的現代化的歷史移植、殖民情境下的現代化、現代主義國際樣式的趨同與後現代主義建築與城市、可持續的論述及其實踐、市民城市的都市設計、社區設計、古蹟保存、建築與城市的溝通價值與公共空間的意義競爭等面向進行對話。由這些不同尺度的面向去檢視建築師的專業角色與透過建築設計可以產生的「話語權」,並進而指陳設計與規劃的專業者在當前全球資訊化年代歷史巨變中所面對的挑戰,以及,在網絡社會全面支配人類社會時應開展的寬廣視野。 總之,本課引領入門,建構反身能力,回應現實問題,界定專業領域與專界者角色,期望能以歷史的距離,重構有分析性的建築與都市價值,摸索空間與社會的改造之道。

課程概述

本課程是建築系的入門課程,主要在對「什麼是人造環境?」、「什麼是建築?」、「建築相關的行業有哪些?」、「建築系在念什麼?」、「如何念好建築設計」、「建築系的出路」等問題作一概略性的介紹。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 Rassmusen, Steen Eilier, 1959 Expericing Architec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中譯本:漢寶德 譯,《體驗建築》,台北:台隆出版社)
 Hellman, Louis. 1997, Architecture for Beginners, Rowohlt paperback publisher, Reinbek, 1988 (《認識建築》張淑玫 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 Bloomer, Kent and Charles Moore, 1977. Body, Memory and Architectur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有中譯,葉庭芬譯,《人體、記憶與建築》,台北:尚林。)(第一章)(這是本週最重要的閱讀資料,精讀!看完可以自己去買全書來看。本書可視為1970年代末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研究所三年制(第一專業學位)實習課訓練的最重要教材,在教學知識上的準備。這也是對包浩斯為代表的現代建築學院的基本設計
教學徹底反省的產物。)
 Barthes, Roland, 1964. “The Eiffel Tower”, in Roland Barthes, 1979, The Eiffel Tower and Other Mythologies, New York: Hill and Wang, pp.3-17.(有中譯,李幼蒸譯,“艾菲爾鐵塔”,《寫作的零度》,台北:時報文化,頁156-168。)
 Berger, John, 1972 Ways of Seeing, London:BBC & Penguin Books. (中譯本:陳志梧 譯,《看的方法》,台北:明文出版社)
 夏鑄九,2010,“與台大同學談建築”。(修改前原文曾發表於: 夏鑄九,2008,“與中學生談建築”,《聯合報》,3月9日。
 Harvey, David, 1986.“The Essential and Vernacular Landscape”, Design Book Review, No.10, Fall, pp.13-17.(有中譯,張景森譯),“本質的與鄉土的地景”。
 Sennet, Richard1994 , Flec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Norton Press. (中譯本:黃煜文 譯, 《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台北:麥田出版社。
 Wolfe, Tom 1981, 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 , Farrar, Straus & Giroux Press (中譯本:祝仲華/王鈺 譯, 《從包浩斯到我們的房子:現代建築的來龍去脈》,台北:尚林出版社。)
 林徽音,1934,《清式營造則例》之“緒論”。(重要,經典著作,必須知道它。)
 Castells, Manuel, 1992. “The Space of Flows: A Theory of Space in the Informational City”, paper presented on conference of “The New Urban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Oct. (有中譯,王志弘譯,“流動空間:資訊社會的空間理論”,《城市與設計》,第1期。)
 Harvey, David, 2001. “On Architects, Bees, and ‘Species Being’”, in Spaces of Hop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pp.199-212.(有中譯,“建築師、蜜蜂與‘類存在’”,王志弘譯。(作者的討論已經不只是建築師了,但對建築師的角色反思頗有助益。)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建築概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