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2512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台中舊市區之路上觀察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率 | 20 | |
課堂討論、平時作業 | 20 | |
期中報告 | 25 | |
期末報告 | 35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2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這是一門教大家如何走在街道上,閱讀都市紋理、體驗都市樂趣的課程。
我們每天經過的路上或是日常生活的周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物件,從貼在電線桿上的貼紙,到佇立在街頭的建築看板,從地面上的下水道人孔蓋,到十字路口上的各式路標,從街道上學生們的制服,到路上觀光客的穿著,這些大大小小的物件和現象,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周遭,一般人往往不會發現,然而當我們不只是單一地去看這些物件或現象,而是開始仔細去收集、比較、分析它們,進而瞭解其來龍去脈,揭露這些物件背後所隱含的時代背景或社會意義,走在路上的觀察其實也可以成為一門學問。
日本1980年代開始,有一群人深深為這些出現在路上的有趣物件著迷,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即是此一領域赫赫有名的人物,三人在二十年前(1985年)合編了《路上觀察學入門》,為路上觀察學經典之作,也讓日本掀起一股「路上觀察」風潮。路上觀察的源頭,其實可以追溯到1923年日本風俗學、建築學者-今和次郎(1888-1973),他在關東大地震之後所進行的現代都市居民行動研究,成為「考現學」的母胎。他對現代都市生活進行觀察與收集的研究態度,其實是追隨民俗學者-柳田國男(1875~1962)專攻鄉野傳奇、風俗的研究,大正十二年的關東大地震當中,今和次郎目睹了城市的毀滅與重生,而誕生了「考現學」(modernologio)的觀察與研究。
正如同東京在1923年經歷了關東大地震後,處於一個毀滅與重生的階段,台灣在邁入經濟成長遲緩與高齡少子化的時代,許多城市的舊市區目前也面對著毀滅與重生的關鍵階段,其中台中的舊市區更是一個具體的縮影。
台中是一個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計畫都市。二十世紀初的計畫都市範圍,也就是目前台中的舊市區,早年的舊市區因鐵路交通的便捷,促成商業活動的聚集而蓬勃發展,形成台中市最早的中心商業區,同時也是人們工作、居住與生活消費的區域。然而隨著人口的增加,汽車交通工具的普及,台中的周邊開始出現許多重劃區,人口郊區化現象慢慢形成,促使了舊市區漸漸的沒落。而近幾年,隨著宮原眼科等新興文創商業的進駐,以及市政府的政策推動下,台中舊市區正面臨著毀滅與重生的關鍵階段,許多舊的物件與新的事物並存,因此也成為路上觀察的最佳場域。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三/7,8[HT102]
修課班級:建築系2-5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通識3208課程雙掛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蘇睿弼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每周三下課後於建築系館蘇老師教室,若在舊市區上課則在社創中心或中城再生文化協會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路上觀察學入門/赤瀨川原平, 藤森照信, 南伸坊/編著,嚴可婷, 黃碧君, 林皎碧/譯/行人出版,2014
2. 城市的意象/Kevin Lynch 著,胡家璇譯/遠流出版,2014
3. 城市密碼:觀察城市的100個場景/Anne Mikoleit、Moritz Purckhauer 著,洪世民譯/行人出版,2012
4.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Jane Jacobs 著,吳鄭重譯/聯經出版,2007
5. 台中文獻:台中歷史建築發展回顧(1945年以前)專輯/林良哲、袁興言/台中市文化局出版, 2003
6. 2009台中學研討會: 美術文化篇論文集/洪慶峰/台中市文化局出版, 2009
7. 認識台中/王清乾/王清乾, 2007
8. 細味台中/劉書甫、蘇俐穎/二魚文化,2014
9. 臺中學叢書(共十冊)/廖振富等著/台中市文化局出版,2016
10. 臺中繪葉書:日治時期影像與遊記/王志誠, 張良澤著/台中市文化局出版,2017
11. 臺中歷史地圖散步/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東販,2018
12. 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中區再生基地)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GoodotVillage
13. 大墩社_中區復興計畫臉書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6322955378580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都市再生行動學院-台中舊市區之路上觀察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