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3198 社會:正向心理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Kahoot計名隨堂測驗(35%) | 35 | |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25%) | 25 | 小組成員協同合作共同進行議題的探索與分析 |
小組PBL作業(30%) | 30 | 請各合作學習小組於第8週前制訂小組學習契約/微型實驗計畫書,依據授課教師編製之「PBL問題設計檢核表」設定一個有意義的探究主題與問題,接下來發展探索性的計畫,繼而對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資料蒐集與介入改變,並於學期末發表問題探究與解決過程的學習成果。 |
課堂參與情況及反思札記(10%) | 10 | 個人上課表現、省思札記與檔案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8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正向心理學為一關注正向特質、正向情緒及正向組織的科學研究,旨在透過探討人格優勢的特質,促進人們正向功能的開展與幸福人生,其目標旨在促進個體的生活品質,與更積極地預防病態之發生(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值得注意的是,正向心理學同時將焦點放在人類的優勢與弱點上,一方面幫助那些在心理健康上不適應的人,另一方面塑造美好事物,致力發揮潛能,充實個體健康的特質與生活(Peterson, 2006)。綜上所述,正向心理學的主要任務是釐清促進幸福的相關因素,並以科學的方法了解可以如何創造更美好的世界(Carr, 2004)。
本課程在介紹理論與新的概念前,將以生活案例的方式破題,協助學生將過去既有的經驗與新概念相連結,以符合認知心理學所揭「以舊經驗同化新知識的法則」(O'Donnell, Reeve, & Smith, 2011)。因此,本課程致力於將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以符合學生生活經驗且深入淺出的故事、生活案例,用平易近人的方式進行解說,並透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方式,活用所習得的知識與理論,凸顯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每一個單元安排一些量表協助學生自我診斷,相關的學習活動也將提供完整與詳細的步驟,協助學生具體操作,其藉由本課程,協助學生善用自身優勢創造正向情緒,開展美好的生活。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一/5,6[C215]
修課班級:共必修1-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巫博瀚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教研所師生交誼廳、C研討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吳煒聲譯(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原作者:S. J. Lopez, J. T. Pedrotti, C. R. Snyder)。台北市:雙葉書廊。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正向心理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