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6611 移地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全程參與課程實施 30
熱忱參與分工 15
參與討論 20
口頭/書面報告(含移地研究成果手冊) 3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5人,已有16 人選讀,尚餘名額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鶴元

教育目標

移地研究規劃為不同類型實驗學校的實地參訪,計規劃幾所不同類型的實驗學校。本課程將透過行前的實驗教育文獻閱讀與討論,個別參訪實驗學校的相關文獻與網絡資料搜尋,進行參訪前的預備知識建構;並在參訪學校聽取相關人員的解說、演講、對話與實際課程參與,來體驗實驗教育的內涵與活力;最後在結束參訪後由授課教師帶領,回到課堂進行反思討論,以利對當前台灣的實驗教育進行深度的瞭解。 整體而言,本所年度的移地研究教學將達到下列五項目標: (一) 瞭解實驗教育的全球趨勢與對台灣教育的影響。 (二) 瞭解台灣不同實驗教育學校(機構)的理念與現況。 (三) 瞭解台灣不同實驗教育學校(機構)實踐教育理念的方式與成效。 (四) 反思台灣台灣教育改革落實的現況,並構思在教學場域運用實驗 教育觀點啟發,培養進行適性教學教材與教法的素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呂金燮, 吳毓瑩(譯)。明日學校(原作者: John Dewey)。台北:商周。
2. 陳脩平(譯)(2019)。華德德福學校的精神(原作者:Rudolf Steiner)。
宜蘭,冬山:三元生活實建社。
3. 謝凱蒂(2018)。讓天賦自由(原作者: Ken Robinson, Lou Aronica)。
台北市:天下文化。
4. 嚴長壽(2015)。教育應該不一樣。台北市:天下文化。
其他實驗教育閱讀資料另行上傳FB及iLearn教學平台提供同學閱讀。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移地研究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