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6924 當代藝術創作專題(一):平面媒介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作業的品質、進度、及完成度 (不接受遲交) 70
出席率 20
課堂評析及討論的參與程度 5
認真度及正向動機 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18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 平

教育目標

1.以學生個人創作之探討和評鑑為課程取向,增強學生創作概念和平面媒介創作手法之間的關聯,以及策評學生觀察、論述和議題掌握能力。 2.藉助業界創作者、策展人的專業觀察獲講座,提升學生創作計畫執行和思辯能力,以及策評學生了解創作生態和擴大視野。 3.藉助當代藝術文獻的研究討論、展覽參觀,使學生了解和參與時代議題,以及策評學生創造議題能力。1.以學生的個別創作之探討和評鑑為課程主體,強調創作概念和平面媒介創作手法之間的思辯過程。 2.邀請當代優秀的藝術創作者、策展人協同教學,使學生創作能具有更縝密的專業計畫和思辯能力,集體評圖帶入多元的評析視角。 3.課程進行除了透過藝術家參與教學,並強調當代藝術文獻書籍的閱讀研究討論、展覽參觀,透過藝術案例,進行時代議題的導讀。 4.另邀活躍於藝術界的創作者與評論人參與期末集體公開評圖的過程,使每一位同學除了能尋找個人潛在的創作座標和脈絡,檢驗創作者的意圖和表現之間的關聯,並對當代藝術發展趨勢和議題有所認知。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研究所跨領域創作課程,強調不以媒介/媒材區隔的藝術創作概念;為方便區隔教學重點的差異性,攏統區分為平面/空間/跨域媒介,本學期專題(一)以平面媒介探究為主,專題(三)則為本系列課程同形式不同內容的課程。透過閱讀、書寫及評圖,統整學生創作企圖、媒介技法、訊息溝通之經驗,和創作論述、表達之能力。邀請當代優秀年輕的藝術創作者或策展人協同教學、另邀活躍於藝術界的創作者與評論人參與期末公開評圖。本課程可做為學生藝術創作職涯發展之準備。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Valerie Breuvart ed.,《Vitamin P-New Perspectives in Painting》,2002,Phaidon Press Limited。
2.Tony Godfrey,《Painting Today》,2009,Phaidon Press Limited。(Introduction必讀)
3.Practices of Looking,《觀看的實踐》,臉譜出版。
4.「解放前衛—黃明川九○年代的影像收藏」,2002,財團法人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發行。
5.歷屆「台北美術獎」得獎作品專刊。

讀書報告:
1.每位學生針對《Vitamin P-New Perspectives in Painting》選擇一位最喜歡的藝術家,進行閱讀翻譯研究之報告,須以ppt檔的形式完成,並將完整翻譯文字附在ppt檔的最後一頁.報告當週日晚上上傳數位教學平台.(需事先向服務班代登記要研究之藝術家,以免報告對象重疊)。其他讀書報告繳交形式與時間同。
2.策評同學須於期末繳交當代策展或創作觀察報告一篇(需含閱讀/參考書目),以數位檔案上傳數位教學平台。Or: 策評同學須於期末繳交第一輪評圖時所提策展計畫一篇(需含完整企畫書/參考書目),過程中逐步發展和自我檢視,進行完整的策展構思和規劃,以數位檔案上傳數位教學平台。若能執行實體展出為優,但若無法實體展出,至少須具有完整的論述、作品清單(詮釋)、虛擬展場的規畫平面圖、預算書等必要說明。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當代藝術創作專題(一):平面媒介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