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1學期-7215 環境解說設計理論與實務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選定走讀景觀的範圍 | 10 | 選定走讀景觀範圍 |
探索選定的走讀景觀 | 30 | 探索選定的走讀景觀,記錄景觀的特徵與特點,可以是看的,故事、體驗、活動、聲音 |
創造走讀景觀的故事 | 30 | 將收集到的資料,彙整與製作解說景觀的故事,以供走讀之用 |
走讀景觀的解說之旅 | 20 | 策劃一次走讀景觀的解說之旅,帶領我們一起去深度的閱讀景觀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 人選讀,尚餘名額6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閱讀與解讀地景是並將對地景的理解轉換為設計的養分,是景觀規劃師與設計師必備的能力,以及靈感與創意的來源。本課程採用地景走讀的方式深化對人類行為與遊憩環境互動的了解,以及獲取各種不同地景環境中對應的解說設計之基礎知識。並且進一步了解如何將遊憩環境解中所觀察到的地景特徵與設計,進行有系統的紀錄,整理與故事性的呈現,讓閱讀地景的成果可納入設計與規劃之中。
環境解說設計可以被定義為一種計劃性的資訊傳遞設計方案,以親身經歷的方式和/或媒體讓參與活動的訪客得以在各種解說設計的輔助下深入的「看」文化、歷史和自然。環境解說設計這種設計方案可以在各種不同設計手法在各種遊憩環境中落實,環境的尺度也各有差異,包括國家公園、森林遊樂區、鄰里公園、社區中的步道,與各種文化歷史資產。解說設計包含三大層面:解說的媒材、解說媒材的故事,與解說環境的設計。解說的媒材就是地方的故事,需要設計者收集與整理,以創造出吸引人的地方故事。而解說環境的設計就是使用不同的設計技巧展現地方的故事;例如:自導式遊程、幻燈秀、演說、營火活動、說故事、解說員導覽、音樂、資訊站、音樂舞台劇、實物解說、及木偶戲。這門課的將著重於提供基礎解說原則和發展學生個人解說方案。後半段的課程重點將移至每一學生的學期作業,並由學期作業中創造出可進行走讀地景的解說行程。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三/11,12,13[AG120]
修課班級:景觀專班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副掛,與碩士班7180課程併班上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原友蘭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可提前email預約,或是星期二16:00-18:00實體相見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約瑟夫‧柯內爾,(2017),共享自然,珍愛世界:適用全年齡層的自然覺察活動,張老師文化
約瑟夫.柯內爾, 麥可.德蘭嘉 (2014),探索大地之心
許世璋. (2006). 解說我們的襲產.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瑋鈴、周艷芬 (譯)(1990)︰《解說技巧》。台北;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譯自Lewis, W. J. (1989). Interpreting for Park Visitors (5th printing). Eastern Acorn Press, Eastern National Park & Monument Association.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環境解說設計理論與實務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