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2學期-3202 社會:初等社會設計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30 出席率、課堂作業、課程臉書社團參與度
小組報告一「批判閱讀」 30 口頭報告、報告後繳交簡報檔
小組報告二「社計專題」 40 口頭報告、海報/桌遊/影音呈現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3 人選讀,尚餘名額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郭揚義

教育目標

近來「設計」在臺灣作為一新興學門,其社會面向逐年受到重視,社會設計 (social design)、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等設計理念亦受關注討論。此一面向社會的設計觀點肯認設計不是專業者的專利,而人們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已經為自身或所屬群體進行各種設計。因此,如何讓設計成為一個系統性納入不同背景之使用者/利害關係人的溝通平台,以進行交流、協商、決策、執行與檢討,值得吾輩關注。此外,設計作為一種文化詮釋與社會溝通的關鍵即在於「公民參與」,其焦點亦早已從追求美學、階級品味等物件導向的思維,轉向考量不同社會脈絡下的人本中心。社會設計因而可被視為在知情、平等、共善的願景下促進不同群體間的對話並據此形成共識,再轉化為積極解決社會問題、改善環境的具體行動方法。 本課程核心理念從人的自我覺察為起點,開啟公民與社會/環境互為主體之討論。以圖畫、影像與文字作媒介,經由交流理解彼此對理想世界的不同看法與因此而異的行動路徑,並從中認知社會非僅生活經驗的客體,亦是個體產生記憶、依附情感、發現意義的實質存在。教學導入空間模式語言(Pattern Language)思考,學習空間與行為觀察、使用者訪談等方法,以空間劇本與使用者經驗出發展開社會設計,透過同學分組溝通、批判與合作,進行小型展示、桌遊開發與影音呈現的設計練習。本課程以近年來在臺中市受市民關注的廣泛都市議題中選取與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審議民主」、「新移民/移工」、「食農」等主題,提供修課同學依據「問題研析、批判反思、實作方法」進行初等社會設計練習。修課同學在練習觀察想像、溝通交流、創意批判後,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各自選取的議題提出可供東海師生與大眾檢視的初步社會設計方案。 修課後同學將藉由實作練習語言、文字、圖畫、影像、觀察、訪談、溝通技巧、合作等基本技能,提升個人對社會環境的敏感度,覺察身體與社會環境間的物質性與抽象經驗互動(例如記憶與認同),增加對不同使用者/利害關係人需求的理解力與想像力,以及據此轉化為社會設計(社計)的創新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主要教材
1. C. Wright Mills,1995,《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市:巨流。
2. Nigel Whiteley,2014,《為社會而設計》。臺北市:聯經。
輔助教材
1. Christopher Alexander,1994,《建築模式語言》。臺北市:六合。
2. Harvey Molotch,2018,《東西的誕生:談日常小物的社會設計》,臺北市:群學。
3. Sabine Wildevuur等,2016,《創造連結》。臺北市:遠流。
4. Marie L. Campbell、Frances Gregor,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臺北市:群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初等社會設計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