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2學期-5143 臺灣災害史專題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閱讀與討論 50 出席及上課態度、課堂導讀、上課發言與討論
2. 學期報告 50 口頭發表與書面報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秀美

教育目標

本課程旨在研討臺灣歷史上重大災害之史事、史料及研究概況,引導學生研讀臺灣歷史上重大災害之文獻史料和相關研究成果,認識臺灣歷史上自然及人為災害的發生狀況、防災救災措施、災後救濟及相關配套措施,以及對社會、經濟及環境之影響,以培養學生從事此一領域獨立研究之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方豪,〈二十世紀以前臺灣地震記錄彙考〉,收於氏著,《方豪六十自定稿》上冊,臺北:學生書局印行,1969,頁693-737。
2.曹永和,〈清代臺灣之水災與風災〉,收於氏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9,頁399-476。
3.徐泓編著,《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史料新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4.楊光、郭樹整編,《清代閩浙臺地區諸流域洪澇檔案史料》,中華書局,1998。
5.王京良,《臺灣之自然災害》,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
6.臺灣總督府編,《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東京:三秀舍,1936。
7.許雪姬、詹素娟編《災後十年:九二一地震口述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
8.蔡昇璋,〈日治時期臺灣的颱風災害與防救災措施〉,《臺灣文獻》,60:4(2009. 12),頁253-298。
9.陳凱雯,〈從《臺北州檔案》看日治時期鶯歌庄的水災與水防〉,《臺北文獻(直字)》,205(2018.9),頁181–210。
10.古偉瀛、陳偉智,〈作大水的宜蘭史:天然災害、現代性與日常生活〉,收入石雅如、許美智編,《蘭陽溪生命史:「宜蘭研究」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史館,2004,頁491-524。
11.陳鴻圖,〈八七水災與移民臺東:課題與資料〉,《臺灣史料研究》,53(2019.6),頁20–35。
12.黃天祥,〈日治時期臺灣火災災害對於建築與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13.孟祥瀚,〈國家體制下的民間團體:以一九三五年中部大地震為例〉,《臺灣文獻》,60:4(2009.12),頁389-412。
14.施姵妏,〈清代臺灣的地震災害與救助措施(1684-1895)〉,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15.蔡秀美,《從水龍到消防車:日治前期臺灣消防制度之研究(1895-1921)》,臺北:五南,2011。
16.蔡秀美,〈從常備消防手到特設消防署:日治時期臺灣常備消防之引進與發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1(2009.6),頁69-108。
17.李力庸,〈日治時期臺灣產業氣象系統之建立與農業運用〉,收入侯坤宏、林蘭芳編,《社會經濟史的傳承與創新:王樹槐教授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稻鄉,2009,頁133-176。
18.廖彥婷、陳國川,〈坡地災害與林業發展:以臺中縣和平鄉為例(1959 - 1976)〉,《臺灣文獻》,60:4(2009.12),頁173-212。
19.陳育麒,〈宜蘭水難的環境背景與「拜駁」(pai-poh)儀式的形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20.陳逸君、劉還月,《滾滾塵石下的族群離合:莫拉克颱風前後的楠梓仙溪與荖濃溪部落變遷史(四社平埔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
21.王志宇,〈方志論述中的災祥觀:以林豪及其相關著述為例〉,《臺灣文獻》,61:1(2010.3),頁5-28。
22.東山京子,〈昭和一○年台湾大地震の被災地における復興と慰霊:台湾総督府地 方行政機関文書.専売局文書からの考察〉,《社会科学研究》,34:1/2(2014.3),頁 67–133。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臺灣災害史專題研究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