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2學期-6607 正向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應用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Kahoot計名隨堂測驗(35%) 35
課堂小組合作學習(25%) 25 小組成員協同合作共同進行議題的探索與分析
小組PBL作業(30%) 30 請各合作學習小組於第8週前制訂小組學習契約/微型實驗計畫書,依據授課教師編製之「PBL問題設計檢核表」設定一個有意義的探究主題與問題,接下來發展探索性的計畫,繼而對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資料蒐集與介入改變,並於學期末發表問題探究與解決過程的學習成果。
課堂參與情況及反思札記(10%) 10 個人上課表現、省思札記與檔案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19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巫博瀚

教育目標

正向心理學為一關注正向特質、正向情緒及正向組織的科學研究,旨在透過探討人格優勢的特質,促進人們正向功能的開展與幸福人生,其目標旨在促進個體的生活品質,與更積極地預防病態之發生(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值得注意的是,正向心理學同時將焦點放在人類的優勢與弱點上,一方面幫助那些在心理健康上不適應的人,另一方面塑造美好事物,致力發揮潛能,充實個體健康的特質與生活(Peterson, 2006)。綜上所述,正向心理學的主要任務是釐清促進幸福的相關因素,並以科學的方法了解可以如何創造更美好的世界(Carr, 2004)。 本課程在介紹理論與新的概念前,將以生活案例的方式破題,協助學生將過去既有的經驗與新概念相連結,以符合認知心理學所揭「以舊經驗同化新知識的法則」(O'Donnell, Reeve, & Smith, 2011)。因此,本課程致力於將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正向心理學的理論,以符合學生生活經驗且深入淺出的故事、生活案例,用平易近人的方式進行解說,並透過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方式,活用所習得的知識與理論,凸顯課程內容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每一個單元安排一些量表協助學生自我診斷,相關的學習活動也將提供完整與詳細的步驟,協助學生具體操作,其藉由本課程,協助學生善用自身優勢創造正向情緒,開展美好的生活。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吳煒聲譯(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原作者:S. J. Lopez, J. T. Pedrotti, C. R. Snyder)。台北市:雙葉書廊。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正向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應用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