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第2學期-8424 書法創作(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臨摹作品或創作作品,資料蒐集或報告。 | 40 | 期中期末作品各占25%,自運或臨摹展示,依規定或要求。 |
上課出席率與課程參與度 | 30 | 無故缺席3次者按規定扣考。缺席數達全學期上課時數1/3﹝6次缺席﹞者按規定扣考。每週上課請主動發表進度或問題與教師討論,每次均將列入上課參與度成績。 |
平時作業 | 30 | 平時作業每週依課程規定繳交,不符規定不予計分。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5人,已有15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教學目標:
書法線條與美感為東方藝術表現之特質,除本身鮮明獨特的質地外,更與許多藝術創作媒材間有相當
程度的關連。本課程希望藉對書法線條的領會除卻在書法表像上的學習與理解外,應有深刻而具內涵
的性情表達,進而思考書法在現代藝術創作中所具備的獨特表述性與展現文化思惟的觀照。
教學大綱:
一、對於書法技法運用的概述,引導認知書寫過程各體間從單字間架到通篇行氣的理解及佈局章法的
變化關係。
二、瞭解歷代書體形成的風格特徵,培養在書寫之外鑑賞書法神采、氣韻之美,著重各體書風的情性
表達,並思考與創作表現間的關係。
三、就書法形式、結構、線條等創作思考與表現,依進度作書法小品、對聯、橫幅、條幅、聯屏之運
用與練習,理解對創作形式之於生活實用與藝術設計間的表現內涵。
四、透過各體臨習的階段演練,認識書法藝術是融合技巧與神韻所傳達出文化精髓與審美意識的整體
結合形式,並能熟練的技術養成與汲取創作養分。
五、藉賞析古典書法藝術,涉獵其思想文學內容,進而能思考其時代意義及人文精神內涵。理解書法
從文字實用功能到藝術表現的歷程,期能領會書法、篆刻藝術的內容、風格變化與美感體驗。
六、從實際複製品的鑑賞理解書法、篆刻內容在書法表現及文人繪畫與題跋、款識鑑定關係上的相關
問題,深化創作內容形式與生命情感的呈現所對應的層次厚度 。
七、對於書法書寫與鑑賞能力的啟發,藉由臨寫過程於形式、結構、筆墨與情性美感的領會,發掘自
身對作品審美的不同思考。
八、認識古典及近、現代中國、日本、台灣等地書家作品所表現的脈絡及思想,對比自我風格形成的
創作語彙與發展可能性,探究書法表現在當代所能形成的發展趨勢。
課程概述
課程引領學生在書法創作上,能具備基本臨寫與完成自運的能力;並能掌握各書體相關 創作的技巧與美感風格,進而釐清創作與個人思考的關聯性。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1
上課時間:五/9,10[FA209]
修課班級:美術系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魯漢平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五下午3:00-5:00
美術系館(FA315,分機38612)
若於其他時間請先E-mail或電話聯繫預約
hplu@thu.edu.tw
0938-259276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于右任書法藝術之研究 彙編》。台灣省立美術館出版。
《至人無法—故宮上博珍藏八大石濤書畫精品》。澳門藝術博物館出版。
《中國美術全集 書法篆刻篇》。錦繡出版。
《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
蔣勳。漢字書法之美。遠流出版。
沈尹默等。《名家談書法》。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
熊秉明。《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雄獅圖書出版。
李澤厚。《美的歷程》。元山出版。
邱振中。《書寫與觀照—關於書法的創作、陳述和批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陳振濂。《線條的世界》。浙江大學出版。
姜一涵。《書道美學隨緣談》。國立台灣藝術館出版。
(日)河內利治。承春先 譯。《漢字書法審美範疇考釋》。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劉小晴。《中國書學技法評注》。上海書畫出版。
陳大中。《當代書法創作模式與流派研究》。榮寶齋出版。
劉宗超。《中國書法現代創變理路之反思》。江西美術出版。
徐利明。《中國書法風格史》。河南美術出版。
陳方既 雷志雄。《書法美學思想史》。河南美術出版。
韓玉濤。《書論十講》。江蘇教育出版。
《傳統與實驗》。傳統與實驗書藝雙年展。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出版。
《漢字書藝大展》。蕙風堂出版。
《圖說日本書道史》墨スベシャル12。株式会社芸術新聞社出版。(日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書法創作(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