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1983 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25
期末考 25
上課出席與參與討論 10
繳交主題學習心得 20
繳交文本學習單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56 人選讀,尚餘名額1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謝志龍

教育目標

甚麼是「社會學」?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有人回答說:社會學就是研究社會的一門學問。那…甚麼又是「社會」呢?這正是本門課所要思考的重點。 社會學經常討論的概念,通常是從社會制度、社會組織、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社會過程、集體行為與社會變遷、社會型態等入門;而社會學經常使用的工具,則是功能論、衝突論與互動論等。本課程將討論這些重要的概念,並使用這些概念來進行社會學的想像。讓你體會到一種發現的興奮,它不是來自發現了以前完全不知道的事,而是發現以前熟知的事物改變了意義。社會學的迷人之處就在於這一事實,就是社會學的透視力使我們能以新的眼光來看我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同一世界。而且這種轉變與其他學科相比,是與人的存在更有關的。 此外,生活在台灣,有必要瞭解台灣社會。社會上多數人憑著個人經驗與常識來處理日常事物與解釋社會現象,於是生活當中充滿著許多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人、事、物;如果能從社會學角度來切入日常社會生活、發揮社會學想像,將能對社會現象提供不同面向的角度與思考,對於所生存的台灣社會有更深切的體會與認識。 總之,本課程嘗試以淺顯的介紹,讓學生理解社會學的觀念其實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接觸社會學的經驗是快樂而不是枯燥無味;更重要的,是可以讓社會學的觀念在生活中實踐。本課程從社會學式思考和基本社會學概念談起,以社會學理論舖陳出社會現象的脈絡,然後逐次引入權力、社會階層等基本理論,並將之運用於家庭、教育、宗教、經濟、政治,以及性別、族群等議題,讓學生看清楚這個世界,同時也讓我們更瞭解自己。

課程概述

這是一門介紹及探討社會學基本概念及社會學所關心探究的社會現象及問題。社會學研究家庭、團體、社區、社會與國家等人群的集結與網絡,也探討文化、宗教、教育、法律規範與政治、經濟等制度與人的關係及對人的影響。本課程討論的這些議題觸及了社會運作的邏輯、社會控制的方式及政治、經濟、教育等資源的分配與不平等的形成,同時也探討性別、種族、階級等人類關係在社會化及制度形成與演變過程中對人的影響。 1.透過社會學觀點理論與社會現象觀察的基本訓練,啟發學生對於社會現象探究之興趣,建構系統性探究社會的基本知識與能力。 2.從重要的社會、文化、政治與經濟等議題的討論,協助學生理解社會體系與社會制度的運作。 3.透過社會學課程,培養學生對於社會上的弱勢族群所處之社會情境,具有提問及思考分析能力,並促使學生對於人群社會有更深層的關懷。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陳志柔、林國明主編(2021)第五版,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