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2363 西洋美術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報告 | 30 | 報告主題、學術報告書寫規範、評分標準、繳交日期將於課堂上公布所有修課同學。 |
期末考試 | 40 | 共五題,以申論題形式為考題,可攜帶手寫的課堂筆記參加考試。 |
出席率 | 10 | |
學習表現 | 10 | 參與討論、適時回答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5人,已有64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本課程旨在通過情境評賞的角度認識西方自史前時代至現代藝術初期的發展脈絡,當中自原始藝術到文藝復興以至現代藝術各時期的藝術特色、風格和代表作品的評賞,讓學生瞭解藝術起源和演變的情境因素,提升對於西方藝術作品的審美素養,並藉此增強個人藝術創作與社會、環境、個人之間的脈絡關係。
同時通過對特定主題、作品、時代氛圍或藝術家的資料蒐集與閱讀,書寫成具備基本學術價值的學期報告,藉以養成學術研究的基礎能力。
課程概述
本課程的主要範圍在討論西方藝術從史前時代到18世紀的巴洛克(Baroque)。授課內容以繪畫史的發展,配合不同時代的文明旁及於建築與雕塑的討論。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2
上課時間:三/8,9[M101]
修課班級:美術系1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張守為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課堂結束後於教室討論,或者E-mail預約在美術系的談話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大衛.班特利 著,王聖棻 譯(2018)。《基督教的故事》。台北: 好讀 。
何恭上(2006)。《新約舊約聖經畫典》。台北:藝術圖書。
何恭上(2008)。《希臘羅馬神畫》。台北:藝術圖書。
諾伯特.林頓 著,楊松鋒 譯(2003)。《現代藝術的故事》。聯經:台北。
賴瑞瑩(2001)。《早期基督教藝術》。台北: 雄獅美術 。
漢寶德(2013)。《東西建築十講》。台北:天下文化。
郭廣賢(2013)。《藝術美學導論》。台北:全華。彭修銀 (2008) 。《東方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增泉 (2013)。《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起源》。台北, 五南。
E.H.Gombrich(2016)。《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
高名潞(2016)。《西方藝術史觀念:再現與藝術史轉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洋美術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