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2431 中國音樂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40 筆試
期末考 40 筆試
平時成績 20 包括:(1)出席率 (2)課堂表現 (3)分組口頭報告 (4)讀書心得或影片觀賞心得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3 人選讀,尚餘名額2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湘玲

教育目標

本課程為大學部之必修課程,講授時間為一學期。 中國音樂文化是東亞地區非常重要且影響深遠的音樂文化,與台灣的傳統音樂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藉由課程講授,使同學認識中國音樂此一重要的音樂文化遺產,對於歷史上各時期重要的曲種及其特色有基本的認識,了解中國古代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聯、中國音樂在表現手法和風格上的特色,以及中國古代音樂演出和傳承的生態。透過實際音樂範例的解說和聆賞,使同學領略中國音樂的審美觀,培養更多元寬廣的音樂欣賞能力及視野。課程中所包含的近代中國音樂的新發展部分,希望能夠引起同學對自身的音樂文化和未來走向進行反省和思考。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主要參考書籍/資料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教科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 (限4000字)

上課用書:蕭興華,《中國音樂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主要參考資料:
《中國古典音樂欣賞─先秦.漢魏六朝.唐.宋.元.明.清》(6張音樂CD)。ACD-033-038。北京:北京中唱時代音像有限公司,1998。
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舞蹈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 音樂 舞蹈》。臺北縣:錦繡,1993(正體字版)。
王子初主編,《中國音樂史教學參考圖庫》(CD-ROM)。北京:人民音樂音像出版社。
吳釗、劉東升,《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汪毓和,《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第二次修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圖書,1985。
張樂水、戴安琳編,董榕森總校訂,《中國音樂辭典》。台北:長春樹書坊,1985。
許健,《琴史初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大鴻(丹青),1985。
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劉再生,《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6。
劉東升、袁荃猷編撰,《中國音樂史圖鑑》。北京:人民音樂,1988。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5。
蕭亢達,《漢代樂舞百戲藝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國音樂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