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2501 中國建築史(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隨堂測驗(不定期,因應線上授課) | 40 | |
期中報告 | 30 | |
期末報告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50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1. 耙梳中國建築史發展、演變的脈絡,著重人文思考、從行為理解人與空間的互動、重構生活史,使學生具備基本但紮實的中國建築史知識。
2. 從空間營造的歷史經驗激發學生對建築設計的思考,培養解決空間問題、提升環境品質的能力。
3. 反省性地重思建築史應涵納的多元面向,奠定學生未來進一步深化空間歷史研究的基礎。
本課程意在培養學生從歷史時勢的角度觀察建築現象、思考建築問題的能力。在時間的變遷中看見空間生產、以及史學論述生產的方式。為達成這樣的目的,這堂課首先由一些反身性的思考開始,包括重思中國建築史學論述的崛起,以及有意識地分辨在西方影響下,對「建築」、「建築師」或「立面」等詞彙的使用以及背後指涉。
在中國建築史課程講授的「範圍」方面,本課程對空間和時間有如下的反思。在「空間」方面,中國建築史並非限定於今天國族國家政治疆界區劃的範圍。對中國建築分佈及影響的理解,應該有更寬廣的視野;中國建築史必需將「中國建築」放在「亞洲」的脈絡中進行討論。在「時間」的跨度上,中國建築史並非如許多只關注古典建築審美的建築史論著所呈現出來的,隨著清朝的覆滅便畫下句點;相反的,打造近現代中國城市與建築的力量也值得分析。
建築不是形式美學的欣賞、不是壟斷性意識形態的價值傳遞,而是思想體系與價值觀在空間營造上的具體實踐。建築史絕不應該是單一階級(帝王將相)、族群(漢族)、性別(男性)的論述。本課程希望能稍補既往中國建築史研究的缺漏,在傳統宮殿的研究之外,也關注多元紛呈的鄉土民居建築在時間和地域上的變異;除了佔據主流論述地位的中原漢族,也不忘向視家屋為與生命連結的原住民和少數族群學習。建築史不等同於建築構造技術史,也不限於建築師或建築物的歷史。在建築史的研究中,「建築的物質形式」不過是非物質思想與價值體系在空間上的具體實踐;左右營造行為的儒釋道文化和民間信仰才是關鍵。簡言之,建築史的核心關注在於「人」:人的思想與心理(期待或恐懼等各種情緒)、人在空間中的活動以及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如何實質地、象徵地、或在論述上影響空間的營造。
中國傳統建築並非物化的商品,而是個活生生的營造體系,至今在現代社會中仍發揮其影響力。建築史並非刻板知識的堆疊,唯有活用其原理方能滋養建築設計者的想像。因此,本課程擬在史學內容傳授的同時另加入「設計思考」,針對相關議題進行設計方法的對話,嘗試加強與大三建築設計課程的連結。
作為中國建築史的入門,本課程在內容方面採取如下安排:上學期按編年的時序為學生奠立理解建築發展演變過程的基礎,下學期則以「專題史」的方式進行,並自110學年度下學期開始增加更多台灣建築史的內容、「建築史與設計的連結」(古代/傳統空間營造如何啟發當代建築師)部份內容也將移入中國建築史(二)。
課程概述
中國的歷史悠久,幅員廣闊,中國建築史的內容,大致上可分為脈絡式與主題式的兩種討論方式,脈絡式的講述著重建築歷史過程的演變;主題式則針對特定的建築主題來加以探討。中國建築史(一)以中國傳統建築為講授對象,是以主題式做為架構,針對特定的建築主題進行脈絡式的講授,希望藉由實物介紹與探討,除了加深同學對傳統建築的認知之外,並希望增加傳統建築的鑑賞力:由建築欣賞出發,藉由建築景觀、尺度控制、藝術風格等的觀察,培養個人鑑賞力及設計能力,開啟對傳統建築之關懷與研究興趣。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五/3,4[HT102]
修課班級:建築系3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碩B補修、輔系必修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薛孟琪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週二14:00-16:00
ARC108
需事先與教師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劉敦楨主編(1980)《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劉敘杰等(2003)《中國古代建築》。臺北:木馬出版社。
劉敘杰主編(2003)《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一卷•原始社會、夏、商、周、秦、漢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傅熹年主編(2003)《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郭黛姮主編(2003)《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三卷•宋、遼、金、西夏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潘谷西主編(2001)《中國古代建築史•第四卷•元、明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孫大章主編(2002)《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五卷•清代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北京科學出版社主編(1993)《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臺北:博遠出版社。
梁思成(1991)《圖說中國建築史》。臺北:崇智國際文化。
梁思成(1981)《中國建築史》。臺北:明文出版社。
趙辰(2007)《「立面」的誤會——建築•理論•歷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楊鴻勛(1987)《建築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趙廣超(2000)《不只中國木建築》。香港:三聯書店。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原著、張總等中譯(2005)《萬物:藝術中的模件和規模化生產(Ten Thousand Things: Module and Mass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允龢(1990)《華夏意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臺北:明文出版社。
漢寶德(2004)《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李乾朗(2007)《巨匠神工》。臺北:遠流出版社。
侯幼彬(2009)《中國建築美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國建築史(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