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2549 攝影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每週作業 60
期中展發表 10
期末展發表 15
課程參與度與學習表現 15 出席率與課程回饋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54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郭家瑋

教育目標

本課程旨在學習基礎的攝影知識與技巧應用,學習如何使用相機與攝影棚拍攝,養成攝影的觀察力與視覺美感,並培養情感觀察與氛圍塑造的能力,練習各種方式的攝影主題,讓學生都能拍出具有良好創意的攝影作品。 因應數位化時代人手一支手機,即擁有一台即時相機,讓影像創作更加簡單快速便利,所見即所得的影像創作方式降低了藝術的門檻,讓攝影幾乎已變成了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本課程中的影像創作以手機攝影為主,但仍先教授基本的攝影原理與概念如:光圈、快門、ISO值,進而進入手機相機可應用的色溫、光線的觀察、構圖、拍攝主體、主題攝影等應用內容,並適時地搭配課堂作品實例講解、專業攝影師講座、實際外拍課程練習,多元地面向來認識並學習攝影。課程的後段規劃會進入到較為專門的商業攝影,教授如何架設棚燈,打光的技巧與實際的實拍練習,讓同學入門基礎的商業攝影。

課程概述

攝影是一門生活藝術的展現,攝影是工藝,也是藝術。工藝是訓練學生能運用各種照相器材和設備,配合適當的光影控制,取得最佳的影像。藝術則是培養『看』的能力,如何看東西,如何觀察事物,如何把看到的東西,化為最佳的影像呈現,同時也能把看到的美好影像,作為自己欣賞與心靈的共鳴,這是一個設計師應有的素養之一。 現今的科技進步,攝影已經不再只是專業人士使用專業器材才能完成的技術,社會已是人手一台照相型手機,不管你是否學過攝影,只要按下快門,就能照出一張清楚且曝光良好的照片,但是照像,要了解是人在照相,而不是照相機在照相,本課程教授學生,了解光圈控制的意涵,快門運用的時機,配合鏡頭長短的選擇,以決定如何依照自己的判斷思考,攝取影像,而不是一昧的依照相機的設計,拍出照片。 有別於傳統的底片攝影,需要學習底片的沖洗與放相的技巧(顯影底片,沖放相片),而本課程採用數位攝影方式為主,數位以電腦影像處理設計與輸出為主,但不管數位或傳統式的攝影,影像攝取原理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在其紀錄方式,與後製呈現表達的方法,本課程內容除講授方式,學習相機的認識與應用(如何照好照片),採光技巧(現場光、攝影棚燈光)之外,另配合攝影棚攝影實習。 本課程沒有筆試考試,課堂作業是以自己拍攝,自己輸出的照片做為評分依據,包括教師評分與學生互評,期末作業目標是完成一本自己的攝影作品集一份。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定位在基礎攝影,著重於相機的熟練操作與應用,了解光圈、景深的關係,快門、曝光的控制,產品攝影的技巧與打光方法、以及攝影構圖設計等。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構圖的祕密(葛雷格.艾伯特,2019,大塊出版)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柯錫杰,2019,大塊出版社)
心靈之眼:決定性瞬間,布列松談攝影(亨利‧卡提耶-布列松,2014,原點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攝影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