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2611 自然式開放空間設計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分組報告 30 分享「日本」自然式開放空間設計案例,並善用課堂所學進行評析
期末分組報告 30 分享「歐美」自然式開放空間設計案例,並善用課堂所學進行評析
案例參訪學習單 30
平時成績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23 人選讀,尚餘名額4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宜瑜

教育目標

極端氣候所造成的環境、健康與經濟災難已逐漸成為全人類的新日常生活;人口遷移所造成的都市擴張與棲地減少,導致生物多樣性逐漸喪失;疫情的影響,經濟衰退與人際互動減少,人們的經濟活動與心理健康也大幅受到影響,韌性景觀(resilient landscape)對地球與人們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不言可喻。近年崛起的自然式地景設計即為有效的解決方式之一。此種設計手法亦深具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內涵,相當符合COP26巴黎峰會後,各國總統與台灣2050亟欲達到的「淨零碳排」(net zeo)目標。 自然式開放空間設計應具有機能健全與風景優美的雙重設計水準,以達到機能、活動、美學等理性與感性兼具的景觀設計表現。除在生態棲地創造與生物多樣性的表現外,自然式開放空間設計也應著重於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在情緒上可誘發人們聯想到大自然,讓居住在水泥叢林、綠地稀少的都會大眾,獲得療癒放鬆與心靈的撫慰。 使用較高比例與高多樣性的台灣原生植物,進行混合式的植栽搭配,產生高自然度的開放空間和視覺景觀,深邃、恬靜的氛圍讓人身心安歇。當極端氣候來襲(水災、旱災、高溫、低溫、颱風),自然式植栽設計也會具有較高的存活率;在緊繃與缺乏蟲鳴鳥叫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式設計亦具有較高的景觀療癒與生態服務功效。 本課程透過自然式開放空間案例的賞析,設計概念、設計手法與維護管理方式的教導,真實案例的親身體驗與觀摩,並搭配景觀規劃設計師/管理單位主管的現地解說,引領學生走進自然式開放空間設計的殿堂。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高田宏臣(余明村譯)。(2017)。雜木庭園設計:享受自然美好生活(初版)。新北市:三悅文化圖書。

2.Graham Rose. (1988). The Romantic Garden: A Guide to Creating a Beautiful and Private Garden Paradise. New York, USA: Penguin Books.

3.Nigel Dunnett, James Hitchmough (eds.). (2004). The Dynamic Landscape. New York, USA: Spon Press.

4.吳書原採訪報導

5.劉孝儀老師演講:植栽設計淺談

6.You Tube資源: 各式國外教學影片(課堂上會提供翻譯與導聆)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自然式開放空間設計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