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3187 社會:宗教、民間信仰、巫術與現代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參與 20 出席與上課之討論情況,將視為評分之指標。
小組報告 20 針對課程指定讀本,以討論小組為單位,進行文本導讀,原則上,報告時間為20分鐘左右。每組原則上由四位至五位課程參與者組成,於第一次上課時,進行分組。
作業 60 修課之學生至少繳交四次的critical memo,每份critical memo以2500字為限,分數占比為學期總成績的15%,此項評分以個人為單位。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90人,已有78 人選讀,尚餘名額1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峰燦

教育目標

宗教(religion)這個概念,以及其關連到的人類活動,是一個相當晚近的現象,也是一個歷經爭議、批判與建構的結果。在漫長的建構/解構過程中,某些舊有的知識/社會連結,被斬離了;某些新的網絡被架構起來。甚至,某些類似宗教活動的生活細節,備受質疑,最終游離在宗教這個概念範疇的邊緣地帶,從而被歸類為民間信仰、巫術、迷信或不理性的狂熱心理狀態。 1851年,英國政府做了歷史上第一次的宗教普查,這次普查是劃時代的,調查內容遍及各個基督教宗派的勢力範圍、組織活動,以及個人參與宗教的頻率。之後,歐洲各國也跟隨著英國的步調,做出範圍不一,內容有別的宗教普查。歷經多年,時至1970年代,許多宗教研究者試著利用人口學、社會學或經濟學的概念工具,再一次回顧了1850年代之後至今日的宗教生活。 從諸多後見之明可知,1850年代對歐洲的宗教生活,是個奇異的時段:一方面,它是個宗教興盛,新興宗教實驗勃興,宗教活動全球播散的年代,也是”贖罪的年代”,但另一方面,它卻揭露出宗教及其影響力走向式微的各式徵兆; 一方面,宗教拓展其勢力,遍及全球各個角落,宗教無疑地是解放世界、形塑現代性的關鍵力量,但另一方面,宗教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批判與責難,有些知識人甚至提早宣告宗教的死亡,對他們來說,”世俗主義”一詞幾乎可以代稱歐洲真正且值得追尋的未來。 過往(至少遲至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宗教研究者總是誤置了上述宗教變遷的歷史過程,認為所有的歷史情結不過彰顯出”世俗化的趨勢”,宗教從興盛走向衰亡。然而,當我們更細緻地檢視相關的歷史證據以及宗教觀察,則不免發現,世俗化一說除了缺乏完整的證據以外,很顯然忽略了宗教與現代社會之間的複雜關係。其中問題自然不在於,世俗化一說是指稱”宗教的社會影響力隨著現代社會的到來,而呈現?式微的趨勢”,也不在於”宗教組織不再能夠維持舊有社會功能,不再能收取稅賦,施行帶有宗教色彩的社會福利,更不在於”個人不再願意持續且密集地參與宗教活動”。真正關鍵之處應該在於,所謂的宗教活動在世俗化的過程中,歷經了前所未有的轉型,而轉型之後的結果正是”現代宗教概念與宗教生活”的形成(或簡稱為”我們熟知的宗教生活”)。更簡單的說,遲至19世紀結束之前,宗教生活之於整個社會或單一個人,絕不受限在”利益無涉的個人虔信”,”宗教事物也不只涉及超越性或神聖性”。 換言之,對比起1800年與1900年,對於1800年之前的歐洲人來說,宗教生活本身既是一種經濟活動,也是一種政治活動;它捍衛著人們的生老病死,也提供人們對抗政治、金錢所需要的工具;它是一組符號體系,即便帶有魔法色彩,卻也深具理性,同時有著樣態特異的世界觀與宇宙觀;它不但收取稅金,強制信徒提供勞役,擁有龐大地產與佃農,同時也擔負起社會福利與道德/法律裁量的功能。然而,時至1900年,上述諸多功能與角色已然面臨挑戰,甚至遭遇到功能喪失的命運。於是乎,某種新興的宗教生活與宗教概念儼然逐步地成為人們生活的現實。這種新式的宗教生活與宗教概念正是我們今日所熟知的、所習以為常的生活框架。 此時起,所謂的宗教必然是涉及超越性、絕對性的神聖經驗;宗教是關乎個人虔信的,任何訴諸強制與暴力致使個人改宗的行徑是不被容許的;宗教不能許諾現實中的利益,假宗教與巫術才會應允物質利益;宗教是無涉實際政治的,因為上帝是不分左與右;宗教是公平的、是平等的,只要是信眾,他們/她們之間是無差別的;宗教的本質是去除迷信,破壞偶像的,靈性上的自由與解放是宗教生活中最終極的目的;偉大的宗教是有傳統的,是有經典的,即使這些經典與其詮釋無法完全利用科學予以證明。 雖說上述的歷史轉變是劇烈且顯著的,但這種轉變卻是持續一個多世紀的產物。回溯起其中的轉變歷程,19世紀至20世紀上半葉的宗教研究與宗教批判是值得關注與商榷的,此一時段是現代宗教概念蘊生的關鍵期。更具體的說,跨渡漫長的19世紀,宗教生活與宗教概念順隨著現代化的眾多歷史變革(例如,人口大幅成長、都市化、工業化、資本主義的發展、科學知識取得絕對優勢、民族國家的勃興…等),乃展現出抗拒、適應與創新的趨勢,最終成就了今日我們所熟知的”現代宗教概念”。 本課程主要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份針對19世紀至20世紀初幾位重要的宗教社會學家(Marx、Weber、Durkheim),此部分關心的主題是宗教概念與現代社會的關係。第二部分乃關注到Tylor、Frazer、Mauss等人類學或民俗研究學者是如何討論從巫術/儀式到宗教的歷史演化過程。 第三部份則將焦點安置在,宗教研究作為一門科學/學科是如何為研究者所建構並延伸,最終豐富了我們對現代社會中宗教或類宗教活動的理解(Muller、Eliade)。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教科書
Durkheim, Emile. and Marcel Mauss (1903/2005). 原始分類.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Eliade, Mircea. (1958/2002). 神聖與世俗. 北京:華夏出版社。
Frazer, Geroge. (1998). 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 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Freud, Sigmund. (1927/2003) 一個幻想的未來。收錄於 一種幻想的未來及文明及其不滿.河北教育出版社。
Marx, Karl. (2009). 論猶太人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0卷本,第一卷,頁,21-55。
Mauss, Marcel. (2006). 巫術的一般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Muller, F. Max. (1989). 宗教學導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ylor, Edward Burnett.(1871/2005). 原始文化.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Weber, Max. (2007).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韋伯作品集?.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宗教、民間信仰、巫術與現代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