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3202 社會:精神分析與社會理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20 本學共有16次課程,將會進行5次隨機點名,每次4分,不可補點,課堂小組討論時若整組未到,則整組組員額外扣4分。
每周提問 20 每周上課前各組都需提前繳交一項針對該周閱讀文本內容之提問,或相關議題,請以100至300字左右篇幅,交代清楚問題或議題的脈絡,以便上課時討論。老師會對各組提問品質進行評分,每次最高3分。
小組討論 20 上課時會根據各組或老師提出議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過後回應問題,整組組員可得1分,一次課程中不論回應次數,最高可得2分。
期末作業 30 期末每位同學自行選擇一部電影、小說或其他任何類型的作品進行分析,並繳交5000字報告。
課堂表現 10 個人分數,主要以課堂討論積極程度評分。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潘忻學

教育目標

社會學作為一門關於人的科學,從社會學誕生以來,對於人的行動、人面對總總境況下做出的選擇,其背後的動機、思想以及意義的探究,始終是一個解釋社會不可或缺,但卻又令社會學者困擾的問題。 在諸多試圖闡明上述問題的理論取逕中,自上世紀戰間期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在這個問題上做出了諸多的努力,並取得了不可忽視的成果,時至今日這個傳統仍然在社會學中的文化、政治和意識型態研究的領域有著不可忽視的理論地位。並且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大量吸收許多精神分析的成果,試圖透過精神分析更進一步的說明個人的想法、價值與信仰是如何受到外在社會的影響。 然而目前大多的社會學的訓練並不會特別去教授精神分析,缺少了對於精神分析理論的基本了解,往往使社會學的學生,甚至是學者,在閱讀和吸收這些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時面臨著一些障礙,大大降低了這些理論所能帶給我們的視野與啟發。 精神分析從弗洛依德開始發展至今,已然是個非常龐大的領域,足以獨自成為一門學科,對於社會學的訓練來說,我們自然不可能要求社會學的學者和學生去完全的掌握這個領域。因此,這堂課僅會著重在拉康(Jacques-Marie-Émile Lacan)的精神分析理論,並接著閱讀阿圖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與齊澤克(Slavoj Žižek)這幾位試圖將精神分析與黑格爾─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結合的重要人物上。 透過這堂課希望可以幫助對社會學有興趣的同學,在往後閱讀到各種運用了精神分析的社會學著作時,可以有更深入的思考與掌握。同時這三位理論家的著作,本身也解釋了非常多關於人們的想法、價值觀和信仰,以及身份認同……等等,是如何在不知不覺當中受到了社會的影響,並且表現在各自的話語、行為、人際關係,以及對政治、流行品味、文藝創作的偏好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馬元龍 著,2006,《雅克.拉康:語言維度中的精神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Louis Pierre Althusser 著,陳越、孟登迎 編譯,2003,選自《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研究筆記〉。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Slavoj Žižek 著,季廣茂 譯,2001,《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精神分析與社會理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