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3208 社會:全球化、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末論文成績佔總成績的50 % 50
小組專題簡報佔總成績的30 % 30 。其中,「主題選擇與理論應用的適切性」佔15%,「簡報呈現及台風表現」佔10%,「小組成員互評」佔5%。
課堂參與及平時表現佔總成績的20%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4 人選讀,尚餘名額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余炘倫

教育目標

本課程試圖引導學生學習、認識、思辨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之間如何達成一致的協同關係,以應對全球化對本土社會造成的後果。在此背景下,本課程旨在建立一個跨學科的理論框架,讓學生審視世界各地的本土社會所面臨的挑戰,如貧困、時空節奏變遷、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而理解不同區域的本土社會如何通過恢復地方知識以克服全球化所帶來的負面後果。在此認識基礎上,通過課堂討論與互動,進一步培養學生掌握、運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相關論述的能力和遠見。 然而,一個學期的時間並不能涵蓋所有相關主題,因此,為了達致最好的學習效果,本課程將選擇其中最經典、最具啟發性的理論與議題,激發學生對當代全球化進程與可持續發展運動的理解和興趣,進而在課程結束之後,具備足夠的思惟、論述與政策研究/規劃能力,去探索、思考、解決自身生活的「本土社會」所面臨的全球化挑戰及問題。 具體的進度安排上,本課程將從「全球化對本土社會帶來的影響」、「本土社會與地方知識抵抗的可能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模式」三個相互關聯的主題展開,並搭配7個相關的專題研討,讓學生能夠同時由理論與實踐兩個層次掌握全球化、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之間的協同、鬥爭關係。 1. 協助學生建立跨學科的理論框架,審視全球化趨勢下不同區域的本土社會所面臨的社會和環境問題,進而思考地方知識的恢復與永續發展的可能策略及步驟。 2. 培養學生的跨領域整合及研究能力,使其未來能夠以創新的思維,對「可持續社會」或「轉型城鎮」的發展進行深入研究或政策規劃。 3. 鼓勵學生探索和構建自己的項目計畫,在他們居住的社區推廣地方知識與永續發展的理念。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閱讀材料:Edward W. Said,蔡源林譯,2001,〈關於現代主義〉或〈簡.奧斯汀與帝國〉或〈帝國在行動:威爾第的《阿依達》〉(三篇選一篇)。《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縣:立緒。
閱讀材料:台邦.撒沙勒(Taiban Sasala),2008,〈傳統領域的裂解與重構:kucapungane人地圖譜與空間變遷的再檢視〉。《考古人類學刊》69:9-44。
閱讀材料:Murray Bookchin,郇慶治譯,2008,〈第一章:什麼是生態社會學〉。《自由生態學:等級制的出現與消解》。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閱讀材料:Gayatri C. Spivak,張君玫譯,2005,〈第四章:文化〉。《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台北:群學。
閱讀材料:梁炳昆,2008,〈由後生產主義的觀點來審視台灣農業體制的轉型─以大坑地區休閒農園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1(3):49-80。
閱讀材料:(1)Charles Taylor,1994,〈承認的政治〉;(2)JürgenHabermas,1995,〈民主法治國家的承認鬥爭〉。
閱讀材料:Saral Sarkar,張淑蘭譯,2008,〈第六章:替代性選擇:“第三條道路”或生態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還是生態資本主義》。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閱讀材料:張瑋琦,2011,〈幽微的抵抗:馬太鞍原住民食物系統的變遷〉。《臺灣人類學刊》9(1):99-146。
閱讀材料:Phil Connors and Peter McDonald, 2010,“Transitioning Communitie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the Transition Town Movement”. 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46:4, pp. 558-572.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全球化、地方知識與永續社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