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5020 古代身體觀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單元導讀與課堂討論 30
研究計畫寫作 40
研究計畫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人,已有11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繼立

教育目標

古代身體觀的研究,在今日學界已成為重要的學術議題。在這個課程裡,我們將先概述今日古代身體觀的研究概況,再介紹其研究對象、目的與方法。再者,我們將從思想史研究面切入,討論儒、道、醫等各家身體觀的內容、相關議題,及重要研究成果。最後,我們將討論古代身體觀研究的特色,及其可能同其他學科,進行跨領域研究的可行性和可能方式。本課程有三個主要學習目標:一是修習本課程後,能對古代身體觀研究的基本關懷、重要主題與研究歷程的演變,有一定的認識。二是能具備獨立研讀相關原始或研究文獻的能力,以此作為細研古代身體觀研究的基礎。三是能以古代身體觀為研究對象,具有深刻的主題意識,發掘研究課題,並具有獨立完成論文寫作的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陳景黼:〈當代歐美學界中國古代身體觀研究綜述〉,《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第1期,2012年6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石田秀實,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1996
栗山茂久,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
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Halvor Eifring)編:《東亞的靜坐傳統》,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中國早期的道教醫學》,台北:三民書局,2001
余舜德主編:《身體感的轉向》,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古代身體觀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