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6462 布迪厄《藝術的規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個人導讀報告 40
出席 20
課堂閱讀memos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9 人選讀,尚餘名額6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逸淳

教育目標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除了聞名全球的代表性著作《秀異》(La distinction)一書之外,從其研究生涯的早期開始,就展現了他對於「藝術社會學」的高度興趣。1965年出版的《中等藝術:論攝影的社會用途》(Un Art moyen. 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透過大量的訪談調查,去探討分析攝影這種獨特的文化實作之中所具有的社會階級意涵:其研究成果發現,中產階級「對攝影是一種藝術」這樣的看法有最高的認同;上層階級則較傾向於認為攝影是次等的創作方式;普羅大眾階級將攝影賦予某種工具性意義則遠多於藝術方面的象徵意義。1966年出版的《藝術之愛:美術館及其公眾》(L'Amour de l'art. Les Musées et leur public)調查了全歐洲的美術館的參觀者的社會構成,結果發現,「參觀美術館」這個活動具有十分明顯的社會階級意涵,進行這項活動的平率會隨著參觀者的階級地位的下降而遞減;然而更耐人尋味的是,造成此階級區隔的原因並卻並非由於經濟因素(例如票價太貴),而是「文化需求的不平等」:不同階級與社會群體的出身,決定了人們文化需求的多寡;越上層階級者具有越高度的文化活動的需求,反之亦然。雖然「文化需求的不平等」源自於家庭與學校教育,然而弔詭的是,布迪厄認為也只有透過教育才擁有對抗文化需求的不平等的可能性。到了其生涯中晚期,1992年出版了《藝術的規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一書,以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的《情感教育》(L'Éducation sentimentale, 1869)為分析的對象,去剖析所謂的「文學場域」的生成及其內部結構的建立。這本書在藝術社會學方面的重要性包含了兩個方面:第一,本書對文學場域的研究,展示了「場域分析」這個研究途徑除了透過量化統計方法之外的的另一種可能性。第二,這本書可以說是「作品社會學」研究的先鋒;社會學經常被認為只能進行藝術的外部與社會過程的分析,例如去分析作品是在什麼樣的社會結構之下產生的、其價值賦予的過程是什麼等等。但《藝術的規則》一書則直接將《情感教育》這本小說的內容作為其分析對象,開啟了社會學直接研究作品的內容本身之先河。即便到了布迪厄的生涯晚年的最後階段,他仍然戮力拓展藝術社會學的可能形式;2013年出版的《馬內:一場象徵革命》(Manet, une révolution symbolique)是布迪厄在1998到2000年間在法蘭西公學院的講座內容,運用了他早期創造出來但卻鮮少使用的理論概念《秉性》(dispositions),去分析法國印象派畫家馬內(ÉdouardManet)這個人,如何由一個原本在藝術場域中被視為異端的邊緣人物,最後卻引發了藝術場域內部的象徵革命的過程。這本書的創舉在於,展示了分析創作者的社會學的可能性,並再次展示了他在《藝術的規則》中所提出的「象徵革命」理論之分析與應用。本課程從《藝術的規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一書出發,去理解何謂「場域理論」以及其實際於文學場域方面之科學分析應用。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Bourdieu, Pierre, 2016,《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Bourdieu, Pierre, 1996, The Rules of Art.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2, 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 Paris:Seuil.
Flaubert, Gustave, 2020, 《情感教育》,台北:野人。
楊佳嫻,2010,《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博士論文,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