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1學期-7058 智慧環境設計:數位量景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作業一: 有關聽、視、或觸感「我」的介紹及自己與音樂的關係(個別書寫) 10
作業二:課堂音樂相關活動紀錄與心得(分組創作) 10
作業三:戶外/內實地錄音採樣,基本音頻編輯、錄音、處理 10
作業四:簡單的聲音創作 10
作業五:描述一段你與環境的小故事,包含心理狀態描述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14 人選讀,尚餘名額1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邱浩修

教育目標

本課程屬於東海大學「Lux光點實驗計畫」的課程系列,秉持專業為體、跨域為用之教育目標,鼓勵學生增進專業相關之跨領域知能,以因應明日社會所需之永續數位人才,以創新思維方法、新合作模式來解決未來環境問題。課程規劃為「智慧韌性設計」之跨域實驗班,結合建築系、景觀系、音樂系跨域師資,聚焦在探索智慧化之互動感知環境,朝向關注人與自然之間具未來性之韌性化空間設計與環境創作。系列課程以兩年為修習目標(亦可單獨修習),完成之學生可取得本校跨領域學程之修課認證。 本課程「智慧環境設計:數位量景Datascape」著眼於隨著科技的演化,如何因應社會結構與自然環境的快速變遷,以身體感知出發,探討人、環境、科技之間的互動關係,課程中一系列的觀念講述、技術引介與創作工作坊,培養同學能以具有想像力與創意的方式,運用數位科技來溝通表達與環境互動,透過「韌性」與「平衡」的創作觀點,具啟發性地解決未來面臨人與環境的新挑戰。 課程分上、下學期(可分開修習),上學期著重在跨領域觀點與技術的引介,以「聽覺」(acoustic)與「視覺」(visual)為主體,學習理解身體與環境如何透過“數位感官”與“環境數據”的交互作用,轉化爲新的認知意義與身體感知。下學期則延續此基礎進階為更整合性的創作。 上學期課程分為四個教學單元,分別由音樂系(張乃文/許德彰)、景觀系(何立智)、建築系(邱浩修)四位老師聯合授課。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Metacity datatown, Winy Maas (MVRDV), Rotterdam : MVRDV/010 Publishers, 1999.
2. Learning Processing: A Beginner's Guide to Programming Images, Animation, and Interaction (Morgan Kaufmann Series in Computer Graphic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智慧環境設計:數位量景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