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1937 情感的文化政治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報告 | 40 | 需各組同學事先閱讀材料並協助導讀 |
課前小作業&課堂討論 | 30 | 課堂參與及討論是評分依據,並需要繳交課前小作業 |
期中報告 | 10 | 針對期末報告提出規劃,準備約20分鐘 |
期末報告 | 20 | 期末準備約30分鐘的口頭報告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32 人選讀,尚餘名額1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亘良教育目標
情感政治提供了日常微觀的角度,幫助我們從自身主體的經驗出發,理解這些經驗、感受反應、理解所依據的社會、歷史、文化脈絡,進而理解特定的社會議題如何浮現、如何在媒體與論述中呈現、人們又怎麼回應等。本課程分為:第一部分,從文化政治的角度,介紹何謂情感、情感對理解當代社會的重要性,以及情感與現代性的關係。第二部分進一步以新自由主義為主題,探討新自由主義的語言與情感面向,涉及當中的情感政治性為何,並探討「正向情感」如何成為商品,以及這樣的情感主體怎麼構成。第三部分則介紹如何分析情感,並帶入學期報告探討的提案討論。第四部分則以當代貧窮化問題為主題,探討新自由主義情感的主體打造在台灣如何被感知與回應。第五部分則切入國族及身分認同情感,特別是歷史記憶中的情感與地緣政治下的文化感覺,如何構成國族身分問題的探問。本課程一方面介紹學生認識情感的文化政治理論與分析,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從文化政治的角度,批判地理解特定社會與公共議題,並透過引介兩岸三地對於相關議題的討論,打開思考的參照。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6,7,8[SS213]
修課班級:社會系1-4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亘良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提前email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Highmore, Ben. 2015. Introduction & A whole way of life. In Culture (pp. 1-22, 46-6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Williams, Raymond. 1977. Structures of feeling. In Marxism and literature (pp. 128-13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uart Hall’s definition of cultur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Gh64E_XiVM
Williams, Raymond。1958。〈文化是通俗的〉。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羅小茗。2015。〈當代生活中的文化〉。《末日船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二章。
甯應斌、何春蕤。2012。〈序〉、〈導論:情感的現代性與現代性的情感〉、〈第一章:前言〉、〈第二章:社會批判理論應面對people(人/民)in trouble(困/愁)〉、〈結語〉。《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頁11-76、315-350。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韓柄哲。2015。《倦怠社會》。台北市:大塊文化。(請自行借書或購書)
威吉曼,茱蒂(Wajcman J.)。2017。《縮時社會:奪回遭科技控制的快轉人生》。王寶翔譯。新北市:新樂園,遠足文化。序、第一章、第三章
許寶強(2015),〈文化經濟學與情緒政治—否想香港的新自由主義〉,《可持續實踐與鄉村建設》,或參見:http://our-global-u.org/oguorg/zht/?wpfb_dl=10。
Brown, Wendy. 1999. Resisting left melancholy. Boundary. 2(26.3), 19-27.(中譯:〈抗拒左派憂鬱〉。張永靖譯。《憂鬱的文化政治》(2010),劉人鵬等編,頁139-153。台北:蜃樓。
海澀愛等。2012。〈論情感政治:感覺倒退、感覺「背」〉(含回應)、〈倒退與酷兒政治的未來〉。《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頁175-244。台北:蜃樓。(請自行借書或購書)
Cabanas, E, & Illouz, E.。2021。《製造快樂公民:快樂產業如何控制我們的生活》。張穎綺譯。新北市:立緒文化。(請自行借書或購書)
芭芭拉.艾倫瑞克。2012。《失控的正向思考》。高紫文譯。新北市:左岸文化。前言、第一章、第四章。(請自行借書或購書)
藍佩嘉(2019)。〈導言〉。《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市:春山出版。
何春蕤(2017)。〈情感嬌貴化:變化中的台灣性佈局〉、〈小心公民社會:當代台灣公民政治及其文明情感〉。《性別治理》,頁43-61、129-152。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藍佩嘉(2019)。〈附錄一:從「照豬養」到「照書養」〉。《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市:春山出版。
王浩威(2013)。《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台北:心靈工坊。(請自行借書,自行選擇合適報告章節)
鄭亘良。2018。〈「捍衛民主」的悖論:試論台灣「超越藍綠」的政治文明化情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1(12月號):59-108。
Evans, Dylan. 2001. The Universal Language. Emotion –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1.
Ahmed, Sara. 2014 [2004]. Introduction: Feel your way.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motion (pp. 1-19).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Highmore, Ben. 2017. Feeling our way and getting in the mood (An introduction). In Cultural feelings: Mood, mediation, and cultural politics (pp. 1-19). New York: Routledge.
Lane, Chri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情感的文化政治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