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1952 初階論文寫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導讀文本、平時出席成績 50
期末作業 20
上課討論參與與課堂上寫的作業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12 人選讀,尚餘名額3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斐文

教育目標

初階論文寫作課 (Basic Thesis Writing) 授課教師:鄭斐文 副教授 上課時間:每週三上午9:00~12:00 教室:SS 213 [正式授課大綱以第一次上課所發講義為準。本課程無法容納太多人以免影響寫作修改與討論的品質,第一次上課請直接到課堂上。課程將會隨著上課狀況與同學需求進行調整] [課程目標] 怎麼避免讀太多書而變得眼高手低?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寫,如果你酷愛讀書甚過寫作,因而寫作甚少,漸漸地變得寫得不好,就會更難下筆,這是惡性循環。 ~陳雪 facebook 寫作,其實是老師真正的傳遞社會學中「默會知識」的方法。透過寫作、討論與修改,學生才能真正的親近與觀察老師,並且透過觀察老師的實作,揣摩自己面對的問題,走出自己的研究興趣。真正能在師徒中傳遞知識的方法就是老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寫作文本。藉由寫作與修改,思路才會清晰,閱讀文本才能深入研究者心中。 一般來說,僅只閱讀無法深化理解,唯有寫作才能釐清閱讀與思考的盲點。但是,在升學制度與傳統教育影響下,很多人對於寫作過程失去信心,也有些恐懼(老師們也經常如此),本課程引導大家一邊上課一邊進行閱讀與寫作,並幫助大家釐清社會學議題與研究問題。本課程希望以輕鬆方式,從memo的修改、網路論戰的整理,或對於閱讀文獻整理的方法做深入的討論與訓練,同時欣賞不同作家寫作「論理」方式。以小組討論方式進行,以無壓力的教學互動來進入寫作,是此課程教學的方式。課程將論文寫作分成不同階段的來拆解,從寫作中同時釐清社會學相關的基本概念與資料分析。 本課程主要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從學術寫作與修改過程中,找出同學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並且加以釐清,例如,如何才是一份好的文獻回顧寫法、如何累積學術閱讀成果、作筆記、田野筆記的寫法、如何整理訪談資料、如何寫結論與前言、學術寫作的格式與學術倫理、如何閱讀文獻等。第二部分,延續第一部分,將引導同學實際嘗試如下寫作:影評、新聞報導、報導文學或個人生命故事等。第三部分將協助同學瞭解碩士與博士研究到底是什麼,寫作與學術要求為何、指導老師的角色、研究者的情緒等相關問題。若時間允許,課程將邀請學者專家分享自己寫作經驗。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課程讀物]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台北縣:小畢空間。
在台灣,社會科學學生寫作論文必讀的一本書。
*吳鄭重(2015),《研究研究論論文:研究歷程之科P解密與論文寫作 SOP 大公開》。台北:穀德工作室。(圖書館有電子書可以線上閱讀,讀二、五、六章)
*洪伯邑主編(2021),《田野敲敲門:現地研究基本功》。台大出版中心。P.55-92; 165-198.

*補充資料:
Vitae: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researchers. http://www.vitae.ac.uk/researchers/
一個英國的有名網站「簡歷」,協助研究者、碩博士生面對學術生涯規劃的網站。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初階論文寫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