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已於 2023-02-24停開

111年第2學期-1965 資訊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5 人選讀,尚餘名額4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蕭煒馨

教育目標

目前我們正面對著各種社群平台與演算法的影響,在東海大學的招生影片中,也可以看到校方大聲疾呼AI生的口號,在這些現象的背後,無法逃避的是「資訊」概念本身。當我們將資訊視為概念,它就不再只是電子訊號、程式碼,也不再只是一個物理現象,或是可以僅用「資訊洪流」這種量化描述可輕易帶過的概念。「資訊」概念之所以跟社會學有關,是因為它預設了(至少)兩位行動者,發送方做了一個發送資訊的選擇,接收方也做了一個處理資訊的選擇。就是這樣看似再基礎單純不過的選擇,當然也包含雙方行動者對於資訊的理解,以及所賦予的意義等,才建構起所謂的資訊社會,也才能讓社會如此複雜。資訊概念從一開始就是社會的,涉及兩個行動者的,也因此是動態的、時時變動的。過去,古典社會學以人(馬克思)、集體(涂爾幹)、行動(韋伯)為社會最基本的分析單位,建構出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喜的社會學理論,至今都還是可以成為我們觀察世界的一副眼鏡。那麼資訊呢?有沒有可能資訊這樣一個動態又同時可以涉及兩位行動者的概念,會成為下一副觀察世界的眼鏡呢?也許課程結束時,我們可以學到用資訊看待世界的方式,也會知道怎麼應對這個被形容為資訊洪流的當代社會。 課程中所閱讀的兩本書籍,一本是《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內容主要介紹資訊的蹤跡,我們可以在各種學科領域中觀察到資訊,像是語言、工程、物理學、生物學、神經科學、數學、大眾媒體等。如果資訊概念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概念,那想必它是富含潛力的,可以成為我們理解與觀察世界的工具。當然,各種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與例子,都會成為課程中舉例的來源,證明資訊概念的普遍性。另外一本課程閱讀文本為《連接:社交媒體批評史》,文本內容從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理論角度與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角度,來分析幾個(曾經)重要的社群網站和平台,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這些理論觀點,來分析目前還活躍的社群網站,同時,課程中也會討論,如果使用資訊概念或資訊理論的觀點,可以怎麼分析社群網站,是否與STS觀點和政治經濟觀點有所不同。 這是一門既有理論觀點,也有經驗案例的課程,如果能夠帶著你們這個世代使用社群網站的經驗與心得,來課堂上與各種理論觀點對話,那想必會是一堂我們雙方都獲益良多的選修課程。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James Gleick著,賴盈滿譯,2011,《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台北:衛城出版。
José van Dijck著,晏青、陳光鳳譯,2021,《連接:社交媒體批評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資訊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