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3201 社會:搖滾樂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出席參與討論 20 主要視出席率及提問、回答問題積極度
閱讀心得Memo 20 兩份,每份10分,1000字以上
音樂評論/音樂欣賞心得 15 一份,1500字以上
期中書面報告 20 2000字以上
期末書面報告 25 2500字以上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5人,已有24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友仁

教育目標

在你的生活經驗中,有沒有這樣的朋友--熱愛搖滾樂,視之為在充斥著靡靡之音的生活世界中,唯一能讓他們感動並激發情感力量的音樂形態,對何謂”搖滾精神”有一套能侃侃而談的見解,還會不時向你推薦他/她認為經典的樂團或歌曲,並不厭其煩的向你解釋歌曲或專輯的意涵。他/她們有一群同樣愛好搖滾樂的朋友,不時會聚在一起交流音樂的資訊,有時會「揪團」一起去看他們心中的「天團」表演,甚至進一步組樂團搞band。搖滾樂對他們而言,超越了娛樂與休閒的功能,是一種生活風格與生命態度的展現,乃至於牽引著他們以抗拒規範、拒絕盲從、凸顯歧異的方式進行生活實踐?你有這樣的朋友嗎?或者,你就是其中之一? 許多音樂社會學研究都嘗試探討上述這些搖滾樂的文化現象,發掘其中的社會學意涵,例如次文化理論主張搖滾樂迷有主動創造文化的能力,他們挪用或改造既有的音樂元素,結合自己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經驗,創造能凝聚認同的音樂風格與意識型態,讓受到壓抑、邊緣化的群體有機會開展異質的論述、文化形式與抵抗空間。雷鬼樂、納粹搖滾(Nazi Rock)與龐克等,都是次文化理論所彰顯的重要範例。又如Grossberg(1984)提出「搖滾機器(rock apparatus)」與「情感同盟(affective alliance)」的思路,討論搖滾樂如何在樂手、商業機制、樂迷等多方力量的共構過程中,形成一股屬於搖滾社群的情感力量,不斷驅動搖滾場域進行具有社會意義的文化生產,其所蘊含的培力效果,如何使得對搖滾樂的文化認同之能夠進一步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在現代社會中開展異質文化抵抗的動態? 如同Grossberg所言:「情感培力不保證抗爭、甚至是生存,但它確實提供了生存、抗爭所必要的『能源』」,縱使搖滾樂所開展的文化與意識形態對熱愛此種音樂的人們產生了啟蒙、引導的作用,但是,是什麼驅動著搖滾樂的場域裡不斷發生具有抵抗性、顛覆性與創造性的文化及社會行動? 放在學術研究的脈絡下,「搖滾樂社會學」、「音樂社會學」是國內外許多社會系都有開設的文化社會學領域課程,授課者過去有二十餘年的創作樂團玩團經驗,參與另翼的音樂實踐行動,目前除擔任學校搖研社的指導老師,也經營一個成立不久的樂團,採取的是「直接加入法」的研究法。本課程將在既有的社會學「外部分析」基礎上,引入「音樂學(musicology)」與樂團實作知識,使用樂器進行「經典樂曲實作教學」,希望協助參與者進入音樂的「內部分析」,從而增進對搖滾樂的理解,並透過「空間」、「音樂場景(music scene)」、「行動主義(activism)」等不同分析視角,有系統地探討跨文化的搖滾樂社會意義,進一步探究鑲嵌在本土的歷史-社會脈絡中,由搖滾音樂開啟的社會行動、文化政治及情感連帶。   本課程為社會系與通識中心雙掛,歡迎對音樂有興趣的大一到大四的同學選修,讓我們一起聽音樂、評音樂、參加活動,探索玩團、辦活動以及「音樂作為一種志業」的新意,希望大家能夠從課堂中得到收穫與樂趣。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教科書
Bennett, A.(2001)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
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等編著(2015)《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北:遠足文化、立方文化/立方計劃空間。
陳美寰(2016) 《音樂祭的在地實踐-蚵寮小搖滾與南吼音樂季》,p.23-106,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子檔)
謝碩元(2018)從直走咖啡到東亞大笨蛋-一個另翼/安那其行動社群的浮現?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子檔)
馬詩瑜(2013)台灣搖滾樂反抗論述的音樂場景分析:Live House 音樂展演空間、社會運動、音樂祭,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電子檔)
鄭閔文(2018)21世紀的音樂與社會運動:從樂生到太陽花,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電子檔)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搖滾樂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