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課程已於 2023-02-24停開

111年第2學期-5209 台日社會交流研究I–公共空間形成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7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余炘倫

教育目標

本課程為碩士班課程,旨在以「公共空間」為主題,結合當前人文地理學的空間理論、日治時期史料/研究文獻,及臺日兩地的案例研究,建立批判性探問的文化研究視角,引導修課學生思考臺日之間的社會交流與連結如何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當中。 具體而言,本課程將以日治時期的臺灣社會作為主要研討對象,藉由城市性質的轉變、公共空間的自我展示、公共空間中的日常生活行為、地方/空間創生……等不同層次的議題來梳理殖民權力下所構建出來的公共空間與其間的文化想像。藉由討論這些議題,本課程將協助學生從日常生活周遭的「空間遺跡」中辨析臺灣近現代社會的公共空間發展過程如何日本的殖民進程相關,甚而進一步從後殖民的視角引導學生去探索日本帝國對於亞洲各地的空間形構與文化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在此脈絡下,本課程將分四部分進行,第一部分試圖構建學生關於空間與文化研究的相關理論,使其掌握基本的空間分析、研究能力;第二部分聚焦於戰前與戰後的空間性質轉變,引導學生探索臺灣公共空間的發展過程如何在不同政權交替的歷史進程中產生相互繼承、轉變,與混雜的結果;第三部分則以公共空間中的文化行為與意象作為主題,從旅行/風景、美術攝影/地方色彩、娛樂消費/城市意象四個切面來理解地方公共空間與文化行為之間的關係;最後,第四部分試圖以近年熱門的「地方創生」為主題,介紹臺灣於90年代興起的社區營造運動與日本近年興起的地方創生運動之間的連結及差異。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Giddens, Anthony(2002),《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李康、李猛譯)。新北:水岸文化。

Sennett, Richard(2003),《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黃煜文譯)。台北:麥田。

陳東升(2019)〈空間與文化研究分析框架的對話〉,《文化研究》29: 63-85。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57-96。

Jacobs, Jean M.(2016)《帝国的边缘 : 后殖民主义与城市》(Edge of empire :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city)(何文郁譯)。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

柄谷行人(2015)《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帝国の構造:中心・周辺・亜周辺)(張暉鈞譯)。台北:心靈工坊。

Harvey, David(2017)《资本的限度》(The Limits to Capital)(张寅譯)。北京:中信出版社。

蔡采秀(1996)〈從日治到戰後的臺北(1895-1985)-一個都市性質轉變的歷史過程分析〉,《臺灣史研究》3(2):6-50。

Allen, Joseph R. (2018)《錯置台北城》(Taipei: City of Displacements)(陳湘陽、蔣義譯)。台北:麥田。

呂紹理(2005)《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文化。

洪致文、馮維義(2014)〈清末以來台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28/29: 75-96。

黃雯娟(2014)〈命名的規範:台南市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台灣史研究》21(4): 147-186。

黃雯娟(2015)〈臺中市街道的空間布局與命名的政治〉, 收於蔡石山編,《臺灣海洋文化的吸取、轉承與發展》(頁
383-424)。新竹:交通大學出版社。

黃雯娟(2017)〈臺灣都市街道命名的文化政治:臺北、臺中、臺南的比較〉,《台灣文獻》68(1): 171-216。

林開世(2003)〈風景的形成和文明的建立:十九世紀的宜蘭個案〉,《台灣人類學刊》1: 1-38。

顏杏如(2007)〈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植櫻與櫻花意象:“內地”風景的發現、移植與櫻花論述〉,《台灣史研究》14(3): 97-138。

阮斐娜(2007)〈目的地台灣!-日本殖民時期旅行書寫中的台灣建構〉(吳佩珍譯),《台灣文學學報》10: 57-76。

蘇碩斌(2006)〈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36: 167-209。

陳偉智(2017)〈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現代美術學報》33: 7-37。

賴明珠(2000)〈日治時期的“地方色彩”理念_以鹽月桃甫及石川欽一郎對“地方色彩”理念的詮釋與影響為例〉,《視覺
藝術》3: 43-74。

顏娟英(2004)〈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臺灣意識問題-林玉山從“水牛”到“家園”系列作品〉,《新史學》15(2): 115-143。*

楊永源(2008)〈石川欽一郎台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藝術學研究》3: 73-119。*

謝世英(2012)〈日治臺展新南畫與地方色彩:大東亞框架下的臺灣文化認同〉,《藝術學研究》10: 133-208。

李衣雲(2010)〈日治時期日本百貨公司在台灣的發展:以出張販賣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3: 155-200。

文可璽(2014)《臺灣摩登咖啡屋:日治臺灣飲食消費文化考》。台北:前衛。

廖勇超(2006)〈從頹敗之城到豐饒之都:淺談《攻殼機動隊》二部曲中亞洲城市影像的文化轉譯/義〉,《中外文學》34(12): 157-173。

崔末順(2013)〈新興殖民都市的真相-以〈新興的悲哀〉與《濁流》為探討對象〉,《台灣文學學報》22: 67-88。

江秀姿(2021)〈從東川町立日語學校的營運看地方創生〉,《中華日本研究》12:116-137。

黃志隆(2021)〈日本地方創生中的地域共生社會〉,《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3(2):333-373。

呂欣怡(2014)〈地方文化的再創造:從社區總體營造到社區文化產業〉,收於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日社會交流研究I–公共空間形成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