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6894 智慧環境設計(下):身體感知與互動音像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 | 5 | |
習作 | 80 | 許老師作業40%, ,張老師創作作品習作40% |
期末報告/展出 | 15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8 人選讀,尚餘名額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東海大學「光點計畫智慧韌性設計跨域班」計畫,秉持專業為體、跨域為用之教育目標,鼓勵學生專業相關之跨領域知能,以因應明日社會所需之永續數位人才,以創新思維方法、新合作模式來解決未來的環境問題。透過課程培育學生科技創新與環境永續知能,來對接未來生活與環境創新設計產業。一系列課程以兩年為修習目標,完成之學生可取得本校跨領域學程之修課認證。
據此,創藝學院下開設之「智慧環境設計」作為此目標之開創性跨領域課程,著眼於未來隨著科技的演化,如何因應社會結構與自然環境的快速變遷,以身體感知出發,探討人、環境、科技之間的互動關係,課程中一系列的觀念講述、技術引介與創作工作坊,培養同學能以具有想像力與創意的方式,運用數位科技來溝通表達與環境互動,透過「韌性」與「平衡」的創作觀點,具啟發性地解決未來面臨人與環境的新挑戰。
本課程分上、下學期,上學期著重在跨領域觀點與技術的引介,以「聽覺」(acoustic)與「視覺」(visual)為主體,課程分為四個教學單元,分別為音樂治療、藝術聲響、數位地景、空間量景。學習理解身體與環境如何透過“數位感官”與“環境數據”的交互作用,轉化爲新的認知意義與身體感知。下學期則延續此知識與技術基礎,進階為更整合性的應用研究與設計創作。下學期則分別開設兩門課程,各自聚焦在「Sound Scape」(聲音地景) 與「Image Scape」(影像地景) 與韌性空間設計相結合。首先先引介音樂、影像心理學相關之理論概念作為後續應用之基礎,進一步學習空間影像資料之分析、視覺化、互動等數位技術,選取相關之應用場域,分組提出設計想法進行實作練習。上課模式主要為實作工作坊 (Workshops + Studios),以結合理論與應用。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三/B,5[MU321]
修課班級:共選修2-4,碩1,2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課程模組:智慧環境設計(下)/不參加網路選課,由光點計畫甄選出的學生參與課程。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音樂治療部分
Hodges, D. A. (2020). Music in the human exper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music psychology. NY: Routledge.
Tan, S.-L., Pfordresher, P., & Harré, R. (2010). Psychology of Music: From sound to significance. NY: Psychology Press. (ISBN: 978-1-84169-868-7)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智慧環境設計(下):身體感知與互動音像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