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6918 當代影像實踐場(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率 40
期中作品 30
期末作品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7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徐嘒壎

教育目標

本課程為研究所創作課程,旨在探討當代新媒體社會中廣泛的影像形式,引導創作者將影像視為一種跨越多元議題、學科和媒體的全球語言,進而將影像作為當代文化研究的途徑,並尋求影像藝術實踐的方式。 本課程的核心教學活動是製作影像作品,以攝影、錄像、動畫和影像裝置為主要創作形式,研討創作論述及展示手法。除了實作,課程中也將引入當代影像議題單元,與相關當代藝術家作品分析。整體上課方式將以『小型研究會』(Seminar)的模式進行理論思維與個人藝術創作的深度對談。 此課程雖為創作課程,但鼓勵學生閱讀或觀看相關文本與藝術作品,並以團體評圖討論模式(Group Art Critique),期望達到多元創作想法的流通,以開發學生獨立創作與研究的深度與可能性,並且去思考當代影像藝術如何成為一種介入當代現象的方式。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ㄧ)專書
1. Roland Barthres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1997
2. Susan Sontag著,黃燦然譯,《論攝影》,台北:麥田,2010
3. Maurice 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7
4.陳永賢著,《錄像藝術啟示錄》,台北:藝術家,2010
5.Video Art: A Guided Tour, Catherine Elwes , I.B.Tauris, 2005
6. Video Art (Revised Edition) , Michael Rush , Thames & Hudson; 1 edition, 20075. Celia Lury, Prosthetic Culture: 7.Photography, Memory and Identity,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8. Laura Mulvey Death 24x a second: stillness and the moving image. (Reaktion books,2006)
9. Elwes, Installation and the Moving Image, Location No. 2637, [Kindle version].
10.鬼魂的迴返:2014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作者: 龔卓軍, 高森信男/策展人, 譯者:陳柏維, 出版社:財團法人邱再興文教基金會,2016
11.蔡明亮與緩慢電影,作者:林松輝, 譯者:譚以諾,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
(二)期刊論文
藝術觀點ACT
(三)線上資料庫
1. 台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2. 英國Lux, Artists’ Moving Image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當代影像實踐場(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