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7047 建築創新設計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出席率與討論參與度 20
設計創意 20
設計品質與成熟度 40
團隊合作能力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邱浩修

教育目標

本學程進行了課程內涵的大幅調整與進化,強調在知識理論的基底下,導入當代前沿的數位和智慧技術來「跨領域實作」,以每年實際建造示範性建築與空間模組為目標,持續進行建築與城市永續性的研究與設計創新。以透過先前的「AI智慧建築校級計畫」第一階段完成的「智能種子屋」為施行範例,過程整合建築和智慧科技與永續環境技術,重新定義以「效能、感知、連結、親生命」為價值核心的建築原型,其中包含運用AI與AIoT技術的A.I.O.S智慧建築操作系統(Architecture Intelligence Operation System) 模組的設計研發與建置,結合生態綠能、可食地景、智慧生活等概念,為台灣城鄉建立智慧與永續的新構築與美學系統。種子屋如同生物一般的神經網路系統,結構、空間與設備如同骨骼、器官組織與神經網路,透過連結各種人流、物流、金流與資訊流動,即時回應環境變動,有效地分配資源,建築成為智慧生活的媒介,成為環境友善的裝置。 本學期設計課將延續這個跨域實作理念,整合「重構自然」與「形隨能量」的建築觀點,學習整合BIM、參數化設計、數位製造、互動設計等技術,從材料構築與建築演效出發,進行實務建造的設計創新。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李涵&胡妍(譯)(2012)。《新興建構圖集》(原作者:雷澤&梅本)。北京市: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6)。
2. 何震寰(2019)。《建築參數化設計流程 – 從構築到都市地景》。台北市:DMO迪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3. 邱浩修(2013)。《重構自然:數位構築方法下的建築新詩性》。東海建築叢書28。台中市:東海大學創藝學院建築研究中心。
4. Alexander, C. (2002). The Nature of Order: An Essay on the Art of Building and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 Berkeley, Californ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Braham, W.& Hale, J. (2007). Rethinking Technology: A Reader in Architectural Theor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6. Hensel, M. et al. (2010). Emergent Technologies and Design: Towards a Biological Paradigm for Architecture. Abindon, England: Routledge.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建築創新設計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