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第2學期-7136 脈絡整合設計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40 平時作業
產品設計 20 產品設計
線上展覽 20 線上展覽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12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郭家瑋

教育目標

一個好的設計所需考量的不僅僅是好看美觀的設計,更應該全面性的從精神、制度到器物等不同文化的探討與考量,從各方面的層面已脈絡性的思維進行整合是的研究討論,而文化是台灣長期以來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從OTOP政策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推動,到文化部與文策院的成立,看得出政府對於文化產業的重視,了解與發展台灣多元文化,已演變成為設計師的進行脈絡整合設計的重要課題之一。本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文化的本質,從宏觀的角度與社會發展解讀與解析文化的脈絡與趨勢,透過各種的社會觀察、街道觀察,到研究方法如田野調查、親和圖(KJ)法、專家訪談、問卷調查等方法,探討台灣文化產業發展的走向,進一步從研究分析的資料中逐步完成脈絡整合式產品設計,並舉辦線上展覽,透過展覽問卷調查整合,最後將其過程撰寫成專題研究論文。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赤瀨川原平, 藤森照信, 南伸坊(2014)。路上觀察學入門。行人出版社。
菅俊一(2019)。觀察的練習:捕獲設計靈感,發見隱藏創意。PCuSER電腦人文化出版。
龔彥等(2018)。影像軌跡.策展美學:春之當代藝論2015-2016。典藏藝術家庭出版。
Bruce M. Tharp, Stephanie M. Tharp(布魯斯.薩普, 史蒂芬妮.薩普論述設計)(2021)。論述設計:批判、推測及另類事物。digital medicine tshut-pán-siā 出版。
Conrad Phillip Kottak(2014)。文化人類學(第15版):領會文化多樣性。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創大觀1:台灣文創的第一堂課。台北市:先覺出版社。
郭家瑋(2017)。「體、相、用」思維建構之文創產品設計流程:以艋舺龍山寺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大同大學設計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文化部(2017)。2016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市:文化部
文建會(2004)。2003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台北市:文建會。
行政院經建會(2002)。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台北市:行政院經建會。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設計、符號、溝通。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
漢寶德(2004)。中國的建築與文化。台北市,經聯出版公司。
漢寶德(2012)。設計型思考。台北市,經聯出版公司。
漢寶德(2014)。文化與文創。台北市,經聯出版公司。
廖世璋(2011)。文化創意產業。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脈絡整合設計歷史開課紀錄查詢